婚姻育儿散文想法

家庭教育,不要让“2+4=0”

2019-02-28  本文已影响6人  小灰灰读书

慧慧上初一了,这学期,她的学校搬新校区了,离家较远。

刚开学的那几天,慧慧自己骑电动车上学。

周一时,慧慧自己骑电动车放学。路上不小心撞到了一辆正在掉头的汽车上,电动车前面的车篮子也被撞坏了。

慧慧不敢自己骑车子上下学了,只能由家长接送。

这天,嫂子上晚班,下午放学不能接慧慧。然后,公公就把慧慧接到了我家。

吃晚饭时,老公让慧慧注意卫生,吃饭前去洗手。

可是处于青春叛逆期的慧慧就是要和大人对着干,不听叔叔的话,不去洗手。

老公就在一边教育慧慧,要注意卫生什么的,一直在那儿嘟囔着说慧慧。

慧慧一脸不情愿的样子,和他叔叔死扛到底,坚决地不去洗手。

两人就在饭桌前对扛着。

婆婆过来了,维护慧慧,嫌弃老公一直训慧慧。

这时,慧慧就扑倒婆婆怀里,哭了。边哭边说:“奶奶,叔叔训我。”

公公婆婆一起数落老公,哄慧慧。

作为婶婶,我也只能哄慧慧不要哭了,劝她抓紧吃饭。

公公婆婆让老公到一边去,先不要吃饭了。

老公无奈地到另一个房间里去了。

我们哄好慧慧,然后就一起吃饭了。

最后,老公在大家都吃完饭后,才吃得饭。

在一些家庭里,我们经常可以看到这种现象,当爸爸妈妈教育孩子时,孩子不高兴了,“隔一代亲”的爷爷奶奶或者姥姥姥爷就会赶过来护着孩子。

结果,爸爸妈妈的教育就会归于零。

曾看过一个公式叫作“5+2=0”。

指的是孩子在学校接受5天的教育,养成了好的行为方式与习惯。

可是,周末两天的时间,孩子在家不按照学校的方式去做,把前五天养成的好习惯又都给丢掉了。

结果,5天学校教育加上2天周末教育,一切就都归于零了。

所以,学校与家庭对孩子施以一致性的教育才是最好的。

同时,在家庭教育里,我觉得一家人对于孩子的教育达成一致性比较好。

如果在慧慧的事情中,我是妈妈的身份的话,我会和老公站在一边,支持老公的教育方式。

“隔代亲”的这种教育保护孩子的方式,可能会使家庭教育中产生这样一个公式“2+4=0”。

爸爸妈妈两个人的教育,加上“隔代亲”爷爷奶奶姥姥姥爷的爱护,最终只能使结果归于零。

在家庭教育里,不要让“2+4=0”。

一家人达成一致性教育对策可能更有利于孩子的成长与发展。

上一篇 下一篇

猜你喜欢

热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