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剽悍牛人进化营定位模块】相信我,你并不孤单
10天的定位模块已近结束,但我的定位之路才刚刚启程。经历了打卡前的晕头转向,打卡中的兜兜转转,才发现打卡后心态转变才是最宝贵的经历。相信不少老铁跟我一样还是很迷茫,但是没关系,我们已经在路上了,相信我你并不孤单。
晕乎乎的开始
定位模块第1天打卡内容是听猫叔的分享,听完以后输出感悟。花了一个多小时写的打卡文章,却有种没写的错觉。第二天开始读《抢占心智》更是有点懵,这讲的是产品与品牌快速崛起的引爆打法和细分定位有什么联系呢?连长提醒大家打卡内容要结合自身行家的目标,又该如何怎么结合呢?为什么写了几天都感觉自己是在写读书心得呀?……
可是我有两个优秀的小伙伴,他们可不允许我就这么咋呼过去了。
打卡第一天组内讨论一周学委组建的智囊团本来和打卡无关,但是学习大拿欣哲却提醒我和梨子要开始分析优秀作品并且结合自身定位开始定目标。
既然要做,就努力做好。分析拆解优秀作品总结特点为我所用,结合行家目标制定目标。明确打卡要求,不是写读书心得而是要读所有悟,且形成个人风格。结束完第一天的优秀作品分析,我们开始了各自努力。
10天过去了,让我意外的是自己在这次打卡中虽然没有得过【最优】,但是共获得了4次【最佳作品】,期间还参加了运营学院的第二期理论课程学习以及在【每日复盘】获得了1次【最佳复盘】,不仅如此也参加了写作特训班在第三次作业中获得【优秀作业】。
给高密度的10天来一次分析
打卡前准备
凡事预则立,不预则废。与其去纠结《抢占心智》这本书和自己没关系,不如去思考如何从中获得和自己行家目标相结合的计划。
虽然书中说的都是产品品牌的战略,但成为行家的路上,何尝不是需要我们把自己活成一支队伍,把行家目标建立成一个品牌呢?
解除疑惑后,打卡的第1天结束组内的分析让我重思考一连串的问题。究竟想要在【定位】打卡中获得什么?是优秀、最佳还是聚焦自己的定位?它们是否可以同时进行?
我的答案是想要聚焦自己的定位新媒体文案写作。修炼内功是最重要的,但也未必影响做成绩建设。既然要抢占老铁们的心智,就需要在营里明确我的身份标签——文案行家,这和上榜的目标并不冲突。
因此我把目标设置为至少拿一次最佳,尽量在作品中突出自己的文案水平,另外每天必须在12:00前打卡。
打卡中摸索
经历了前两天打卡的迷茫,我开始多看获奖老铁们的作品,发现优秀的作品都有相似点。
有的对自身的细分领域及其专业,能够结合书中的要点分析出下一步的践行清单;
有的对细分领域的目标无比清晰,能够结合书中的关键得出下一步的计划;
有的非常善于总结,能将过去的在细分领域做出的成绩和经验结合书中的建议进行对比,从而复盘出正确的经验和错误的教训。
而我的优势又在哪里?优秀作品们都有实践有经验的现身说法,不如我就从题材和内容入手来突出自己的写作水平,包大妈的包子、认真小姐的爱情还有广告们的对话都获得了点评组的青睐。
我好奇获得优秀的作品小伙伴为何总是能在1天的短时间内输出高质量的作品,可我总是冥思苦想不得其法。于是我只好让自己提前一天完成并且睡醒一觉之后,再看看大家的打卡作品是否有所启发,再针对自己的作品进行修改。
因此我得出了下一步的计划:
1.笨鸟先飞提前完成;
2.多看文章养成文感;
3.分析作品找出差距。
故事更能抢占人心,简单直接的排版让人赏心悦目,利用文笔特性将自身的优势尽可能的放大。
打卡后反思
每天打卡完成后,内心总会非常的期待是否自己的作品能够上榜。上榜当然是作品被认可的一种表现,但是仅仅是上榜远远是不够的。
线上修行,线下修炼。
无论在任何渠道任何途径学习到的知识,如果没有内化到现实中去,那我们只是学习了而已,而不是学到了。
因此在三次获奖之后,我都会再分析一次自己的上榜作品。原因如下:
1.主题明确,文体多变;
2.题材新颖,标题有趣;
3.转换角度,升华中心。
【定位】仅仅只是开始
10天的定位模块学习让我对自己的行家目标有了进一步的认知,行动是最好的老师,结果是最好的反馈。
埋头苦写却百思不得其解,不如寻找对标对象,对比作品找出差距。
好的作品未必千篇一律,找到自己的差异化优势。如果缺乏细分领域做出的成绩,那么可以结合细分领域和书中的要点做出践行清单,指导下一步的计划;如果目前我们自己没有可说的故事,不如细心想想身边曾发生过的好故事;如果没有驾驭语言的功力,不如让语句变得简练有力。
回归初心,以终为始。如果目标是要让自己在定位之路走得越来越远,因此获奖与否并不是最重要的,而能切切实实的发现定位之路越走越清晰更重要。
定位之路并不可一蹴而就,不要觉得自己是一个人,善用身边的资源和力量,你并不孤单,学会抱团取暖,我们可以一起走得更远。
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
以书为师学牛人,持续践行需努力。
与君共勉,【求学】模块的书籍买好了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