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结束就万事大吉了?
我是山东人。
从当年56万省内高考生中挤出脑袋,钻进了陕西一所211大学。算是正常发挥。
高中上的是县级市里最好的,也就是升学率最高的。说说高三吧。
唯一的运动是集体跑早操。冬天天冷,早起刚洗的头发跑一会儿就被冻成冰溜子。后来我一直相信:幸亏当年老师们舍得牺牲我们宝贵的休息和学习时间,逼我们跑步,不然不少人的身体在那种高强度的学习压力下会吃不消吧。
唯一的消遣是看《萌芽》等,被班主任逼着订了半年的某杂志,名字已忘。后来我想:班主任当年是为了避免学生一个一个学成傻子吧。
唯一的爱好,当然是学习了。从早自习到晚自习,从周一到周末。
终于,上大学了。
丰富多彩的大学生活啊,现在留在我印象中的主要活动有:上课,上自习,在楼下图书馆借书、看书。还好,谈了场恋爱。
当然不是贬损大学生活,那真是到目前为止,回想起来最舍不得的一段日子。
但是,客观评价,我的大学是相当无趣的。从活动的广度来看,除了认识了一群可爱的同学,读了几本课外读物,我的大学只是完美地继续了学习,这项高中唯一重要的任务。
从活动的深度来看,即使我唯一贯彻的活动:学习,也只是停留在表面的死记硬背应付考试,并未发现任何所长所好并对其深究。
我对自己的要求很低
我活在世上
无非想要明白些道理
遇见些有趣的事
倘能如我愿
我的一生就算成功
--王小波《沉默的大多数》
不幸的是,“遇见些有趣的事”,于我而言,难似让生过孩子后腹直肌严重分离的肚皮恢复原状。
从小到大,我最怕面对各种表格中“兴趣爱好”这一对灵魂的拷问。
曾经,我在求职简历上写了“心理学”这个“兴趣爱好”,那段时间真的喜欢看心理学小说。结果尴尬了,面试官问我:“你都看过什么心理学方面的书?”时,我竟然答不出来。小说而已嘛,我又根本不懂什么心理学理论!打心底里,我对这个所谓的“兴趣爱好”就不自信,怯于将其摆上台面。
我最不能理解自己的地方是:明明好像对很多活动感兴趣,也有一个开放学习的心态,却为什么迄今仍不知如何填写“兴趣爱好”。
几年前看了一场《大河之舞》,被其中一段小提琴SOLO迷住了。本着任何时候开始学习都不晚的原则,买了小提琴,报了班。兴致勃勃的学习过程是美好的,我还兴冲冲地设想:等怀孕了,我也继续练习;等孩子出生了,我还继续练习;等公司年会,我上台拉上一曲,惊煞众人;等以后孩子长大,有个什么节日活动之类,我也上台拉上一曲,多有品多有面儿!
然后,就没有然后了。
我可以找很多理由为自己开脱:工作,孩子,家庭。但心里是明白的:这些都不是事儿。真要爱好个什么,时间就会像海绵里的水了。
我不是要很丧,我是要告诉你:有个兴趣爱好,很重要!
最完美的,是所好即所务。如果你的爱好就是你的事业,每天还不得屁颠儿屁颠儿地加油干?
我老公就是这号让我羡慕之人。我每周双休,朝九晚五不加班,年假起步12天,还每天嚷嚷着累,刚休完假个把月就着急安排下次假期。人家哼哧哼哧天天加班,有事儿随叫随到,除了被领导骂几乎从不会有厌弃工作的情绪。
次之,每天辛苦赚钱养家养自己,不得有个爱好才能不被票子绑架,才能过上品质生活吗?
我一大学同学,女生,婚后日子那叫一个有品质。这品质不在于天天环游世界,而是她老公三不五时地化身米其林大厨,各种高中低档料理信手拈来,把老婆喂得喜笑颜开。这老公是乐在料理上,还是乐在哄老婆开心上,都不重要。重要的是:下了班,回了家,他愿意花心思去做一件事情,并且乐此不疲,自己开心,老婆开心,全家人都开心。
可惜,有太多人不知道自己喜欢什么,或者似乎对某事某物感兴趣,但就是没有办法钻研进去,东一棍子西一棒,到头来依旧是日日拿着手机东翻西看,浪费着时间和生命。
太多人丧失了热爱的能力。
为什么我们无法热爱一件事情?
马斯洛说:“一切罪恶,都是因为人对人的控制而造成的。”
高三的时候,我看《萌芽》是战战兢兢地看,觉得自己不务正业,没有把时间用在学习上。这种让家长老师很省心的高度自觉可不是在高三这一年才发展出来的,而是在从小到大周遭环境对我长期的控制下生长的。
直到现在我都记得:幼儿园时开运动会,我兴致勃勃地低头玩脚边的沙子,被老师用帽子狠狠地抽了一脑袋。因为玩沙子是不被允许的。
孩子的玩的天性就这样被控制了,压抑了。
否则,我搞不好现在已经是个小有名气的沙画艺术家了也说不定。
所有用心的妈妈都会发现:孩子从出生后就会表现出对周围的兴趣,而且在不被打扰的情况下,孩子会对感兴趣的东西持续高度关注。
我们家院子里有一点沙子,是专门从邻居那里拿来给孩子玩的。就是这么一点点沙子,不知道给我争取了多少自由时间,孩子经常会玩得忘乎所以,完全顾不上要找妈妈。
悲哀的是,成人们往往会把自己的意愿和认知强加到孩子的身上。我们不明白:兴趣,是专注力和意志产生的开始。如果孩子对某个事物的兴趣和持续关注不断地遭到破坏,他们将不再有能力去热爱。
借用一个孙瑞雪老师在《完整的成长》中提到的案例:
明明4岁时,最喜欢的颜色是红色。一天,他站在阳台上,突然被停靠在路边的一辆红色的车吸引住了,他很兴奋。爸爸这时正好到阳台上来,明明冲口而出:“爸爸,看, 红色的车!”
爸爸说:“那辆白色车的后面,黑色车的前面,中间的那辆车吗?”
认知和逻辑从爸爸的思维中冲出,急于向孩子灌输知识的机会被捕捉到了。爸爸轻易地将明明的注意力从红色上转移开来。
明明开始不安起来,说:“是的。”
“那是什么牌子的?哪个厂家生产的?”
明明的愉快心情完全消失了:“那是一辆美国福特牌车。”
“前面那辆呢?”
“法国的雪铁龙。”
“后面的那一辆呢?”
“大众牌,中国制造,德国技术。”
爸爸夸奖道:“真聪明!没有什么车我们明明不知道。”
这样的夸奖平衡了明明的不愉快,明明也有些自豪起来。他根本就不知道,自我被爸爸剥夺了。
爸爸又问:“德国、法国在哪个洲?”
明明又开始焦虑起来,但他忍耐着说:“欧洲。”
爸爸丝毫没有觉察明明情绪的变化和内心的焦虑,继续问:“美国在哪个洲?”
明明说:“美洲。”他期望赶快结束。
“不够准确。”
明明僵硬而紧张。
爸爸说:“再想想!”
明明说:“在美大洲。”
“再想想!”
明明锁紧眉头,一会儿释然地说:“南美洲。”
爸爸说:“你这样不行。这是个简单的问题,只是个记忆力的培养和训练。到了小学、初中,数学、物理、化学......难度大了起来,到时候怎么办?”
明明焦虑地说:“爸爸,我可以玩儿了吗?”
爸爸说:“就知道玩儿,玩儿有什么出路?玩儿能考上好学校吗?能当科学家吗?你这个年龄,刚刚起步,一切都是好时候。爸爸像你这么大的时候,哪有你今天的条件......”
明明强制控制着自己的焦虑问:“爸爸,我可以玩儿了吗?”
爸爸说:“不行。我们现在先看世界地图,看看美国究竟在哪个洲,准确的命名是什么,看完再玩儿。”
妈妈在一旁激励说:“我们家明明最聪明了,好好跟爸爸学!将来成为科学家。”
考上好学校,成为科学家。明明内在真实的、心理的需求被持续忽略着,最后他自己也逐渐忽略了自己,不再知道自己需要的究竟是什么。
把人当作工具来驯化,还美其名曰“教育”。
这种被不断强迫的状态,会逐渐被孩子吸收内化到生命中,孩子开始逐渐强迫自己,逐渐觉察不到自己内在的感觉和心理需求。
你我当中,有多少人是这样长大的?
儿童的心理对于成人而言,是深奥的。在儿童眼中,成人肯定是笨拙的,因为我们无法看到儿童所关注的细节,无法正确理解他们的需求。
偏偏,我们就是自我感觉良好。我们就是认为自己无所不知,有权力“引领”和控制孩子。
要毁掉一个人,只要毁掉他的兴趣就足够了。因为这样很容易让一个人自行放弃自己的人生。
让儿童为自己要做的事情做好准备,并坚持完成它,是很重要的。
儿童全神贯注在那些我们毫不在意的事物上。当成人违背儿童的意愿,打断儿童的思绪,让他们分心时,成人就是在阻碍儿童内在自我的发展。
就算成人对儿童的打扰是无意的,也已经对孩子精心营造和构建的东西造成了无法弥补的损坏。孩子会在成人不注意的情况下,重新营造自己的世界,但成人仍然会粗暴地毁掉一切。就这样,双方的冲突会一直持续,直到孩子妥协为止。那时,孩子将不再拥有自己的主见,不再想做自己愿意做的事情。
我真的不想别人对我的评论是:“这个人对什么都不感兴趣,真乏味。”
我更不想我的孩子将来也面对这样一个严重负面的评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