个人价值观(一)

2018-10-07  本文已影响40人  诺曼底的救赎

有一次,一个朋友问我的价值观是什么?我想了半天,然后我说这个话题有点大,我想想再告诉他。

这几天翻之前在《得到》的一些留言,有一个感受,就是通过文字,你可以瞬间回到那个当下的心境和思考逻辑,而这些文字其实就是很好的价值观体现,所以总结一下。

先看这条留言:

过马路的时候,当还没出现绿灯时,很多人会因为几个不顾红灯的人走了而跟随其后,形成集体的违规,这个时候我会提醒自己,我要遵守规则。知识付费兴起,当商家想尽办法挖掘放大我们对知识不安全感时,很多人为了这种安全感大肆购买各种付费产品,以求进步和社会认同,这个时候我会提醒自己,要做一个知识付费的消费者而不是被消费者。

这篇是学习心理学时的留言,我觉得很有代表性,所以先说一下。

最近看了一部印度电影《我的个神啊》,阿米尔·汗主演。这部电影主要谈的是宗教,主旨是当所有人都虔诚信奉某种神的时候,有人跳出来说,你们所有人都搞错了神的意思。电影并不是在否定宗教,而是否定宗教推广者中对神意志的曲解。

神的意志一旦被曲解,人就会被推广者的意志控制,简单的说,就是有人会以神的名义谋取私利,电影中的反派就是这种人设。但过程中,最痛苦的不是谋取私利的推广者,而是信奉者。他们无法接受其他人怀疑自己一贯信奉的东西。

为什么?

电影给出的答案是:人们对未知的恐惧,即人们渴望得到,却又要面对不确定性带来的恐惧。推广者正是利用了这种恐惧,给人以某种形式化的东西获得确定性,比如捐赠金钱、着装、各种祈祷仪式等,以此来获得达成心愿的确定性。

回到我的留言,其中谈到的不安全感其实就是恐惧。我们恐惧落后并渴望改变,但最终能否改变是不确定的,所以“推广者”就会告诉我们,有一种方式可以帮助我们达到那个确定性,就是学更多的课程。

在这里,我不否定知识和学习,就像电影《我的个神啊》没有否定宗教一样,我的否定点在被消费者。

消费者指的是因为主动需要而去消费,被消费者则是因为恐惧而被动消费。这种消费并非来自需求本身,而是恐惧催生的需求。

有人可能会说,恐惧不被喜欢,所以要消除,而消除恐惧也是一种需求啊?所以我买很多课程,它可以消除这种恐惧,这不也是因为主动需要而去消费的?

我不否定这个观点,因为这个观点落在了消除恐惧,而非学习知识上,也就是说,我买很多课程就是为了补偿心理上的不确定,让我不至于失去心理上的航向。这其实就从“被动消费者”转变成了“消费者”。

总结来讲,此篇留言要表达的价值观是:人要能识别努力背后的推动力。

如何识别呢?这里有一个前提,就是要有区分能力,比如对于知识的消费,你是因为知识本身还是因为恐惧本身?

基于知识本身是有目的的学,基于恐惧本身的学是被动的学,这种被动的学很容易让自己迷失,因为背后的推动力是恐惧而非获取知识,这或许也是很多人为什么不能坚持学下去的重要原因。

上一篇 下一篇

猜你喜欢

热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