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再盲目求知,为写作而阅读

2019-12-26  本文已影响0人  简沐文

下班回家后,我时常会翻翻手机网页,一不小心被一个有意思的标题吸引住。讲的是印度历史,作者配上诙谐幽默的插画,有一种有趣的叙述风格,将印度的整个历史串述了一遍。读完之后感觉很有意思,但晃眼之间发现时间过去很久,为了一个带着一点历史知识且尚待考证的故事看了一个小时,这笔时间的投入值不值得?

我们对知识都有一种渴求欲,有求知欲本身没有错,但是不加辨别和盲目的求知却并非好事。正如有句话所说:不加节制的求知欲,和耍流氓没有什么区别。

那么是什么原因导致了我们变得盲目求知?我想有两个方面的原因。一是互联网信息碎片化的特征,让获取信息前所未有的便捷,带来的副作用就是不经意间被推送的信息“喂食”,久而久之,我们在潜移默化中突破了自己求知的底线,对包装的成知识的“碎片信息”没有了抵制的能力。

另一方面,一些真正的知识也以前所未有的速度,通过各种线上、线下的渠道推送到我们面前。当我打开得到、喜马拉雅、今日头条······应用软件,扑面而来的各种“知识大礼包”,打着不卖你就错过了学习、错过了赚钱、错过了人生逆袭机会的旗号,极尽所能的推销知识。这些被做成产品贩卖的知识,对于普通人而言的确充满诱惑,一不小心就陷入纷繁的知识包围圈中。

不加选择的索取知识,会产生什么结果?那就是消耗了时间和金钱后,发现自己几乎没有什么实质的提升,获得的不过是阅读的快感而已。

我自己的阅读史,就是一部不加节制的求知血泪史。在大学毕业前的阅读时间,更是一部只知吸收碎片信息的糟糕阅读史,各种良莠不齐的电子小说、趣闻、杂志、漫画······一股脑在眼前过了一遍,犹如进了万花筒转了一圈,之后几乎什么都没有留下。

大学毕业后,我开始对某些类型的书籍产生兴趣,心理学、生活方式、技能学、写作这些书籍交替着填充了我的阅读史。虽然偶尔有些领悟,对于工作和生活也确实有些帮助,比如演讲类的书确实让我在当众讲话时有了一点底气,冥想类的书确实让我不再沉浸在工作的压力中无所适从,极简主义的书让我对生活有了一些新的方向······但这些变化不足以让我对某个领域产生自己的洞见,更不足以让我成为一个领域的专才。

在《高效阅读》一书中,作者给出了治疗盲目求知病的“药方”——垂直阅读,专注于一个领域的去阅读和学习,并且以输出为目的的阅读。至此,我也明白了自己一年以来写作上无法输出高质量文章的原因——并非写作遣词造句的问题,而在于垂直输入不足从而无法持续输出深度见解。

2020年将开启,新的一年我将摒弃广泛涉猎的错误策略,精选领域阅读,为写作而阅读。

上一篇下一篇

猜你喜欢

热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