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川”、“重庆”、“救人”将永远同义
“北川”、“重庆”、“救人”将永远同义
作者 唐孝忠
自从5月12日汶川大地震发生后,重庆共派往四川灾区2000多警察,分别在北川县(主要有特警和消防部队)、都江堰一带(消防部队)、茂县(武警部队)等三个地方作战。可以说,重庆的武警、消防、公安遍布四川每个重灾区。
5月12日,重庆第一支进入四川境内的部队即通讯小分队,当天就把四川与北京连通,紧接着又肩负起温总理在四川境内的所有的通讯保障任务。重构起灾区与外界通讯联络的纽带,把呼救声传递到外界,把救援声传递到废墟下。
重庆特警在13号到达北川以后,实施了前期的救援。14号,温总理去北川,特警肩负起保卫温总理的任务。15号,胡锦涛总书记来到北川,又承担了胡锦涛总书记的保卫任务。重庆警察,不仅要救援幸存者,还要完成保卫最高指挥员的任务。这既是一种责任,一种使命,但又是一种光荣,一种重庆的特殊荣誉。
5月13号下午,重庆公安特警和消防部队500多人赶到北川,这是到达北川的第一支四川省以外的救援队,也是到达北川的第一支绵阳地区以外的救援队。从此,重庆就开始在北川与生命赛跑,把垂危的生命追回来,与死神赛跑,在死神赶到前救出被困的生命。
欣慰的是,重庆在北川的救援创造了两个第一:重庆公安消防部队是第一支到达的外省救援队伍;在那里抢救出的幸存者最多,一共436人。重庆,永远不会服输,永远不会怯懦,所以,必须跑到最前面。
骄傲的是,重庆女子特警队是13号到达灾区的先遣部队,还是全国唯一一支进入灾区的女子特警队。她们到北川的任务是抚慰小孩和伤者等幸存者,帮助他们度过危难之间。重庆最懂得关怀,懂得受到伤痛折磨的幸存者,最需要安慰,所以,重庆女警也冒着危险、淌着眼泪冲在最前方。
每当感到废墟下的呼救声渐渐微小,感到无论付出多少代价,哪怕是生命的代价也无法挖掘垂危者时,当那个呼救的声音彻底消失时,最让重庆警察痛心。最后,只得把眼泪吞下肚子,以免耗费了体力。
在北川中学,每当看到望眼欲穿的父母紧张地等待自己孩子的归来,随着时间的推移,希望慢慢变成绝望,作为母亲的重庆女警也心如刀绞。于是,一种力量积聚起来,生命的潜能发挥得淋漓尽致,发挥到救人之上。
那时,休息不可能,因为危在旦夕的生命不能等待。白天要抢救,晚上要搜寻。晚上,通过往废墟贯注电光,让垂危的生命望见希望,让其坚持下去,白天再进行援救。
重庆的医疗机构,卫生救援队,特警、消防和武警,疾控防疫部门,建工集团所有重型机器……在第一时间进入北川,第一时间抢救。重庆警察用生命和时间在赛跑,尽管救援的过程是那样的危险与艰难。
后边赶来的军队和其他省的救援队,因语言不通,施救困难,很多最重最难的任务交给重庆做。因为川渝血肉兄弟的语言是相通的,因为此时,“北川”、“重庆”、“救人”这三者同义。
那时,北川就是一座废墟,没有水,没有电,没有气,没有畅通的道路,重庆特警和消防官兵带过去的仅可维持两天的干粮,还分了一半给灾民,他们只得用一天的干粮维系了两天时间。这不仅仅是警民的鱼水之情,更是川渝兄弟的患难之情。
救援小分队进漩口,因要带登山绳、无齿锯、液压千斤顶、扩门器、十字撬,还要背半桶的汽油,所以这支徒步队,每人一瓶矿泉水、6个糖、一块巧克力,这是两天的食物。在被困的生命面前,重庆警察的温饱甚至生死,已经抛到九霄云外……
有时,重庆警察实在困倦至极,就睡在现场,身边陪伴着遇难者的遗体,他们想多陪伴遇难的亲人一会,但余震常常把他们从短暂的睡眠惊醒。
最困难的时候,重庆警察一天靠一袋饼干和一瓶矿泉水维持体力,即使这样,还得不停战斗,因为如果多休息一个小时,或者半个小时,就可能有更多的生命逝去。
北川,虽然重庆警察撤离了,但他们和重庆永远无法忘却你。不是因为他们和重庆救援过你,而是因为你的伤痛与绝望,因为你的坚强与勇敢,因为你与重庆、救人同义。不是刚刚过去的那个时刻同义,而是永远同义。因为“川渝大辞典”将把“北川”、“重庆”“救人”这三个词语作为同义词收录其中,并将用血与泪注解,用血肉之情注解。
从那一次最剧烈的震动起,“北川”、“重庆”、“救人”就注定永远同义,并将随着蜀水流向重庆,从此代代相传。
2008.5.26.凌晨重庆渝中
辉腾锡勒草原。唐孝忠摄影。配图与正文无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