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和大多数人都能聊得来
我素来是不太会聊天的那类人,也曾经有段时间里很害怕和人聊天。但是生活还是得继续下去了,而且我们不得不承认的是,除了本身具有特殊才华的人之外,其他大多人的人,想要工作的好一些,想要生活的体面一些,这聊天的本领是至关重要的。
和苦于聊天技能的人来说,我看过很多关于口才和话术的书籍,但是觉得实用性都不是很强。或者说有些书籍给我指导太过于关注细枝末节了,而没有从根本上打通我聊天修行中的任督二脉。而任何技能的习得,总要是有那么一套指导性的道理,让你忽然觉得被指明了方向,剩下就是不断练习和提高了。
今天我想和大家分享一下我曾经跟一位很厉害的上司学到的关于聊天的东西,她讲此称作“顺模型”。听完她的讲解之后,我忽然茅塞顿开。
聊天的“顺模型”简单来说就是以下的图形。
当然任何模型都是有假设的,我们先来假设对方是静止的并且愿意听您聊一下去的状态。
我们首先来说明一下这幅图:
图片来自作者手绘这其实就是一个树的形状,最底部的树根代表对方的核心需求,也就是和对方聊到一起的门槛。顶部的ABCD等几个点,是不同的切入口,正常情况下这几点都是具有通往树根底部的潜在可能的。但是现实情况中,只有其中某一个点才有达到对方的核心需求。毕竟我们和对方尬聊与聊嗨之间只有只是一念之间。
我们再来逐渐分析图中各点的情况。
A点无疑是最幸运的情况:我们找到了一个切入口,然后顺着这个切入口一路坚持聊下去,最终顺利的走到了树的根部,最终找到了对方的核心需求。
B点开始走的还是比较顺利的,但是这个切口进行了没多久我们发现实在进行不下去了,这时候我们只有去寻找其他的切入点。
C点开始也是进行的很顺利,其实沿着它或许还有有走到根部的可能性的,但是确实由于我们自身的原因,在聊天的不知道不觉中,我们自己默默的切换了话题,从C点跳到了D点,使得我们失去了这样一个原本很有可能达到底部的机会。
说到这里,聪明如你,肯定会问那我要如何去顺找那个幸运的A点,然后一路顺利到达到底部的核心需求呢?
当然这里就要说道我们大家熟知的两种提问方式了,那就是开放式提问封闭式提问了。相对于封闭式提问的拘束,开放式提问就会给对方很大的回答空间,这样的话从对方回答中我们就能很好的获得足够多的信息。常见的开放式提问可以借鉴5W+2H,即what ,why ,which,when,where,how,how about.
在聊天的期初可以用3-5个开放式问题讯速确立切入口,或许在这个过程中我们找到ABCD等很多个切入口,但是我们最好先找其中的一个点进行下去,当然这个点可以根据我们最终的谈话目的去选择。当然必须得注意的是,确立一个切入口之后,可能接下来还会问及对方几个问题,但这个时候的问题就必须有一定的关联性了。
比如说,小月是一个早教可能顾问,她的工作就是通过和不同的家长聊天,挖掘他们的核心需求,最后让他们接受她推荐的课程。小月就使讲这个模型用的很不错。
首先她经过和家长的简单寒暄了之后,就开始了这样的发问:
“妈妈,宝宝多大了呀”
--“11个月的样子吧,都开始有些顽皮了,哈哈”
“恩恩,是的,现在慢慢就懂事多了呢!,那咱们宝宝现在进入了扶物站立的敏感期了,宝宝学习站立学习的怎样呀?”
---“还可以,他就是自己负责沙发可以走几步,但是自己单独就走不了”
“哦哦,那还是挺不错的,那咱们宝宝平时您都是怎么给他训练扶物站立呢?”
......
我们自己来分析小月上面的问题,她首先问了年龄,在接下来问了这个年龄段的幼儿基本的发育指标情况,最后问题家长平常的育儿情况,最后就会很自然引出她所推荐的早教课程中的对应的训练目标等等,最终让家长觉得早教可能是可以帮助她的孩子解决一些发育问题的。
当然这个模型中第一次接触的话,会发现实操性并不是很强,但是它对聊天的过程有着方向性的指导。有了这一指导,聊天的过程就不会那么漫无目的,这样的情况下,我们需要做的就是对ABCD等几个点的筛选把握,还有除非真是聊无可聊了,否则不要自己再无意识的情况下,换话题。而是要接着一个点把他聊透了,只要对方愿意和你聊下去,证明这一路上下去,离对方的核心需求就不远了,很多时候不是我们不知道如何解决问题。而是对方的需求云里雾里,需得一探再探。
当然这个模型多半用在工作中,有目的进行聊天。而生活中一些需要走心的聊天,可以释放真性情的,那就可以尽情的漫无目的了吧,不在此谈论范围里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