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曾国藩传》(1)咬牙精神
在众多的人物传记中,要说最令我印象深刻的,那一定是《曾国藩传》。
至于它为何如此吸引我,作者的文笔是一方面,而更重要的,是曾国藩其人。在纷纭的历史人物中,曾国藩的一生可以排在传奇的故事中去。
论背景,祖上三代都是农民,唯一作为读书人的父亲,也只是先他一年中了秀才;论才智,曾国藩的愚钝大概在历史上是出了名的,先是多次科举不第,后面从左宗棠,李鸿章等人的叙述中,也能看出曾国藩的才情不显。
而正是这样的一个人,却在晚清如腐臭死水般的官场中“兴风作浪”,让几近在黑暗中崩溃的清王朝又缓了一口气。
能做到这一点,我认为与他的性格有很大关联。曾国藩此人用作者的话来说,就是身上有些湖南人典型的倔强,或者用曾国藩的话叫“有恒”,他曾在日记中写到“有恒为作圣之基”。
而世人皆知,很多道理并不是懂得就能做得。有恒心,固然是顶好的品格,但有的人就是因为做不到有恒心而苦恼怎么办?
曾国藩给出的答案是“咬牙坚持”,这看起来并不是什么聪明的解决办法。但从曾国藩的个性来看,却绝对有用。
有的时候,笨办法往往更是一种智慧的表现,这可能是大智若愚,也可能是返璞归真。
在读过《曾国藩传》后,我对“咬牙坚持”这四个字有了一些更深入的理解,他的核心要义就是“狠”,不光对别人狠,对自己更狠。
举例来说,在曾国藩刚中进士,在京做官期间,他曾想倭仁讨教“做圣人”之道,倭仁教给他一个办法,静坐养气。
静坐对年轻气盛的曾国藩来说,确实很难坚持下去,往往没坐一会心思就飘远了,但这时他的狠厉的倔强就显现出来,硬是咬牙坚持,坐的神昏脑涨,再加上身体素质比较差,有一天竟然静坐时吐了血。颇有一点王阳明格竹子的味道。
再说后来,曾国藩在回乡丁忧期间,太平天国战争爆发,他奉咸丰皇帝命令组织长沙团练,也就是后来声名赫赫的湘军。湘军建立到一半,太平天国势力渐起,心急如焚的咸丰命令曾国藩带兵阻击。
曾国藩认为一方面湘军才建立一半,战斗力还没有形成,这时拉出去战斗就是找死,再者咸丰皇帝的指挥明显没有较大的战略意图,不会对战争的走势产生大的影响。
要赢还得看我老曾发挥,于是竟直接抗旨,硬是在湖南按兵不动,咸丰多次下令催促,同时在此期间,曾国藩的好友时任安徽巡抚的江忠源被太平军围困在庐州,岌岌可危,亲自写信求援,但曾国藩犹豫再三还是按兵不动,默默练兵,最后江忠源于庐州城破时殉职。
这样的压力可不是一般人可承受的,皇帝的斥责,好友的死亡,同事们的非议,还有乡亲们对自己的误解,这一切曾国藩都咬牙坚持着,始终坚守自己的目的不动摇,他要狠不下这心,即便日后清王朝能平定太平天国,那其中也绝不会有湘军什么事了。
平心而论,有多少人可以在重重压力之下,始终坚持自己认为正确的方向拼尽全力呢?而更有甚者,可能都没有压力,只是行在半途,看不到成果便自疑,自弃了。
每当看到曾国藩那超于常人的定力时,我都是忍不住佩服起来。
人常说,人类的学习始于模仿,当我也模仿着实践这样的咬牙精神时,也有了一些不一样的体会。
相比于“苦苦支撑”,我更愿意将它看作是一个“锚点”。罗翔老师曾在一次讲课中说到“人不需要被教导,只需要不断被提醒。”,虽然他是在讲道德,与本文无甚关系,但其中的精髓我认为是相同的。
人们总会认为坚持一条漫长的路途是十分煎熬的,但实际上我们往往只需要在思想中出现放弃的念头时,做出坚持的选择,就可以支撑下去。
看似漫长的路实际上只是由或多或少的节点处的选择构成的。而“咬牙”,就是这样的锚点,促使你无条件选择坚持的锚点。
所谓“咬牙”也是真的咬,而不只是一个精神上的形容。这是作为选择坚持的第一步,往往第一步总是不要选择那么难以迈出去的步骤,因为第一步的难处,不只是其本身,还有自身精神上对行动的抗拒。
众所周知,曾国藩还曾写过一本《挺经》,顾名思义就是在艰难困苦的环境中要能挺的下去。他的挺住,让他完成了从农村娃到一代名臣的蜕变,他的思想,影响了近代中国的发展与在黑暗中的斗争与探索,在当代,他的思想也同样熠熠生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