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个早晚要面对的问题

2017-10-22  本文已影响21人  吾往

很久没输出,�想了很多,看了很多,该是做一些输出的时候了。想谈的是一个很根本的问题,一个早晚要面对的问题,一个指导整个人生的问题:你到底想要什么?想不清这个问题,生命中的很多纠结、焦虑、无奈、挣扎就一定找不到答案,就像面对一个分叉路口,如果你都不知道自己要去哪,又怎么可能知道哪条路是正确的呢?最近在看《天道》,很受启发,激发了关于很多问题的思考。丁元英说过,人活着无非是两件事,一件是生存,要活下来。一件是探索生存价值,为什么活着。有些人把所有的精力都放在生存上,怎样生存下来,怎样生存的更好。另外一部分人把精力全部放在生存价值的探索上。前者没了灵魂,后者没了面包。当下的中国的主流价值观,对于前者是推崇的,对于后者更多的是怜悯和同情,通常会摆出一副【你怎么还这么幼稚】的姿态。难点,在于取得两者之间的平衡,曾经的我,毫无疑问,是偏向于后者的,希望成为后者的,对于比较极端的报以后者的态度的人是推崇和敬仰。现在的我的态度,转变在于追求平衡,追求两者之间的平衡,但这也是只是当下的态度,冥冥中的预感是,如果我在家人和爱人的生存状态达到一个我认为不错的情况下,我可能会去极端的追求后者。不变的是,对于极端的后者,我依然抱有敬仰和崇拜,对于前者,这个世界上90%以上的人,少了很多的不屑和看不上,更多的是理解和接受吧。这也是在戒除所谓的嗔,但我会时刻警惕自己,也比较有自信,自己不会成为前者,也确实无法和前者成为知己。铺垫了这么多,该进入正题了,那么,我到底想要什么。我想从三个层面来论述这个问题,自己、天地、众生。

先说自己。想要什么?第一个要谈的就是自己。对于自己,我的诉求很简单,活的明白。首先要活着,因此也就是要满足最基本的生存所需,我这里所说的最基本,是真的最基本,不是有房有车,而是有饭吃,有地方睡觉,如果再有一个奢求,希望能够尽量保持健康。至于在吃的、住的、出行方式等等上的进阶的需求,我没有太多的欲望,当然也一定会在这些方面选择一个符合自己的经济状况的方案,如果我有1个亿,也不会一定要买一个5万块的车,这其实也是一种不同的贪,只是贪的不是物质,而是通过不合实际的物质生活从从而取得的一种变态的心灵满足,也是着相了。其次,就是明白了。这个说起来容易,但却是一个很大的话题。何为明白?这个问题的吊诡之处在于,如果你没活明白,那对明白的定义大概率也是不正确的。但还是要定义,按照我现在的认知来说,明白就是知道客观规律,遵循客观规律。这里所说的客观规律包含的范围很广,技术、制度、文化方方面面,小到一个公司的一个部门,大到一个国家甚至整个世界,甚至宇宙文明,都存在客观规律,能够尽自己所能去认识、理解这些客观规律是我所追求的。第二点就是在理解这些客观规律的情况下,遵循这些客观规律来做事,这其实也是唯一理性的选择,什么是客观规律,客观规律就是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东西,那么除了遵循客观规律做事,还有什么别的选择呢?其他的选择都是意气用事罢了。

说到这里,很多人可能会有抵触,永远遵循客观规律,那创新来自哪里?关于这件事情,我最近的观点是比较悲观的。创新,我们为什么要创新?无非是因为我们对传统的解决问题的方式不满意,也许是传统手段效率太低了,也许是传统手段根本不管用了。因此我们要追求的,从来不是创新,我们要的是有价值有成效的创新,如果所有的创新手段都不如传统手段更好用,我们要创新吗?也许有人会说,还是要,但我的观点是不要。但这个假设是不成立的,因为传统手段总会变得低效甚至失效,因为环境在变化,一定会有创新的手段变得高效,这是客观规律,不以任何人的意志为转移。那么有效的创新的本质是什么,其实是更早的意识到了客观规律罢了。就像我们都推崇的在创新方面的教主,乔布斯,他有创新什么吗?我认为没有,举个最简单的例子,乔布斯首创的用手指代替了手写笔,我们管这个叫创新。但回归本源来看,到底哪个是创新,人类几万年的历史,从来都是用双手在发明工具、使用工具,真要说创新,可能手写笔才是创新吧,用手指本来就是人类本能,只是回归了本源罢了。因此再重复一下观点,有效的创新,其实只是更早的认识到了客观规律并遵循了规律做事。

继续回到正题,对于自己想要的东西,其实就是这四个字,活的明白。至于如何去达到这个目标,恕我不想在此论述,我也不认为我分享的手段能帮到别人,关键的问题还是在每个人的内心有没有自觉和意识去做这件事,就像你收藏了那么多的书单,你也知道读了一定有用,但你读了多少呢?但是我会在具体到人生的每一个决策时,面对人生的分叉口时,去思考这个问题,到底哪一条路能够帮助我在活的明白这条路上更近一步,选择也许不一定都正确,但是重要的是,在做选择的时候,要有这个意识。

再说天地,这里的天地,从小到大,在不同的人生阶段,有不同的含义,我先给他一个笼统的概念,叫做文明。一个公司有一个公司的文明,一个城市有一个城市的文明,一个国家有一个国家的文明,一个物种有一个物种的文明,一个星球有一个星球的文明,宇宙也有宇宙的文明。那么在文明的层面,我想要的什么呢?从最根本的角度讲,想为文明的根本目标贡献自己的一份力量。比如从我当前能够认知的文明的最大的维度来看,宇宙文明的根本目的是什么,是熵增,最终归于热寂。宇宙为了这个目的,发明了生命,因为生命虽然产生了局部熵减,但是在生命的生存过程中,它对生存品质的追求会带来比这个局部熵减更大的混乱,也就是更大的熵增。从经济学的角度来理解的话,你可以把熵理解为货币。而宇宙就是在做一项回报率极高的投资,投资了大量的熵给生命,造成了熵减,但生命带来的投资回报率及其的高。那么作为个体,怎么去为整个宇宙文明的根本目的去做贡献呢。就是让生命生存的更好,把自己当成一个创业者,宇宙就是你的vc,怎么让vc投资回报率更高,就是让你的公司(生命)生存的更好。说到这里,似乎和第一点有了一些矛盾,因为在关于自己的论述里,我提到,我想要的只是最基本的生存条件,没有追求更好,那么又怎么在帮助宇宙达到目标呢?这里面又涉及到一个客观规律,就是资源的有限性,资源有限是绝对的,资源无限是相对的。任何一种资源都是,包括你的时间,精力。因此,我的目标是用有限的生命去尽可能的让生命生存的更好,注意这里的概念,是生命,而不是我这个生命。因此如果我把所有的精力和时间都放在我自己的生命活的更好上,必然不是最优配置,而是选择将自己的时间和精力作为杠杆,去帮助更多的生命生存的更好,才能发挥有限生命的最大价值。而具体到可落地的部分,鉴于我的认知目前还主要局限于地球文明,而地球文明的主宰是人类文明,我的最大的精力也就会放在人类文明生存的更好,用比较通俗的话来说,就是因为我的存在让大家生活的更好一点点。如果想说的更精确一点,什么是更好,那就还是要回归到熵这个概念上来说,生命存在的意义是通过局部熵减带来更大量和大范围的的熵增,而且这个熵减越多,带来的熵增也就越多。所谓熵减,就是有序,因此生命或者说人类生存的更好,其实就是生存的更有序。吃的更有序,住的更有序,出行更有序。我想要帮助人类生活的更好,也会主要聚焦在更有序这个层面上,回头来看的话,其实这也是人类文明发展的方向。例如我比较熟悉的互联网领域,什么行业发展的最大,发展的最好,能够标准化的行业,标准化是什么,就是有序。那么现在进入创业深水区,大家开始啃难啃的骨头,进入这些非标准化的行业,在这些行业做什么?把它们尽可能标准化,还是有序。因此,这也会成为我评估自己做的事情和他人做的事情的最核心标准,是不是在帮助生命熵减,也就是更加有序,因为这是整个宇宙的客观规律,违背它,必死无疑。

最后说众生。众生和和文明的关系是什么?最大集合的众生构成了人类文明,人类文明和其他生命的文明构成了地球文明。那么众生是否等同于人类文明?是否和天地重复了?不重复,在谈天地的时候,我关注的是以文明为最小单位的集合体,在谈众生的时候,我关注的是每一个活生生的人。在众生层面,我又想要什么呢?我这里把众生分成四个群体来看,根据感情的不同,分为至亲、知己、芸芸众生和小黑屋。在至亲的范围内,肯定会包含的是父母、子女,大概率会包含的是伴侣。父母给了你生命,你给了子女生命,血脉关系是无法被挑战的。我希望我的伴侣在我的至亲的群体中,目前看来也是这样的,但是从理性的角度讲,这不是一件100%确定的事情,因此是大概率包含伴侣。对于至亲,我要做的是两件事情,第一也是必要条件,我要给他们好的生存条件,这里我第一次用到的一个词是要,而不是希望。我暂时还无法分析清楚这种情感事出何因,但确实是我内心最真实的想法,我要给他们好的生存条件。这是我所有想要的东西里面的第一要务。第二,我希望能够参与到他们寻找生存价值的旅程中并助他们一臂之力。这里我用的是希望,因为我不能强求他们去寻找自己的生存价值,如果他们只是想生存的更好,我也是完全接受的。但如果他们有这样的追求,我希望能和他们一起,并且可以助一臂之力,这里面其实已经包含了对子女的教育,毕竟如果没有好的教育,对他们寻找自己的生存价值,肯定是一个巨大的劣势。关于知己,我希望能够和他们一起开开心心 的生活,其他的东西,不强求,如果我有能帮得到的地方,不管是生存还是寻找生存价值,我也非常乐意去助力并且不求回报。关于芸芸众生,当把他们当成一个鲜活的个体来看的时候,第一要务我希望的是能更多的理解他们和认识他们,这也是想要去活的明白的一个必然路径,毕竟文化都是人创造的,不去理解和认识人,谈何明白?第二,在没有利益冲突的时候,我会以一个陌生人的角度的最大的善意去对待他们,即使他们对我报以恶意或者不善不恶,只要不对我造成实质性的损害的情况下,我都会以最大的善意去对待他们。第三,在利益冲突的情况下,我会以一个绝对理性的经济人的态度来对待芸芸众生,没有感情成分,追求个人利益最大化,如果能共赢,那就共赢。如果是零和博弈,也不会有任何的怜悯或者同情或者手软,这里可能不排除使用一些在主流价值观看来阴险、卑鄙、无耻的手段,成王败寇罢了。不过我会把握的一点是,在这件事的大方向上,一定是一件帮助人类生存的更好,更有序的事情。第四个群体比较有意思,小黑屋。我其实最希望的是这个群体里是空无一人的。但是似乎不可能,这又是一条客观规律。这个群体里是什么人呢,一是威胁我的生存或者我至亲群体的生存的人。二是在我去追求自己想要的事情的过程中,出于恶意而不是他自身的利益最大化对我造成伤害的人。(这里会有点难分辨,特别是自己在处于情绪中的时候,什么是恶意,什么是出于自身的利益最大化。)对于这类人,我会把他归为小黑屋群体,对于小黑屋群体,我会秉承的原则是他给我的损害有多大,我会给予相应程度1-2倍的报复。其中1倍的报复是为了经济学的考虑,另外多出的一部分是感情的考虑,也是为了给这些人以教训,让他引以为戒。那么小黑屋群体的人还有没有可能被放出来呢?有可能。但我现在还没有办法给出一个非常明确的原则,符合什么样的条件会被放出来。只能说,当前自己内心的声音,是有可能。这就是我对众生的四个群体,分别想要的东西是什么?总结一下,对于至亲,给他们好的生存条件,这也是整个目标的第一要务,如果他们想要追寻生存价值,希望能够参与到这个旅程中,并助力。对于知己,开开心心的生活,如果需要我,给予帮助,不计回报。对于芸芸众生,理解并认识是最重要的作用。无利益冲突,报以善意。有利益冲突,理性经济人相处。对于小黑屋,给予1-2倍的报复,有放出来的可能,但触发条件尚不明确。

在当下这个时间点,想说的大概就是这么多。在人生的每一个岔路口,在评估各个选择的优劣时,都会以这三个维度,自己、天地、众生来评估,选出最优的答案。这里还有一个小的潜在矛盾没有解决,就是第一要务的问题。从情感层面,我认可的第一要务是至亲的生存的更好,从理性层面,我认可的第一要务是活的明白,理解并遵循规律,我的理性层面认为自己、天地、众生这三个目标是有潜在共通性的,理解并遵循客观规律做事,必然会做让人类更有序的事情,因为这是宇宙的客观规律,让人类更有序,�必然有合理的物质回报,让至亲生存的好。我当前认为这情感层面和理性层面的这两个第一要务,从长期来看一定是同一的,短期内可能有矛盾,但短期的矛盾是可以拉大视角来看从而做出最优选择的。如果未来真的出现了这两个第一要务的长期矛盾,会是困扰我的一个问题。如果之后关于这方面的思考能够清晰,或是能够严谨证明其长期矛盾是不可能存在的,或是知道了解决其长期矛盾的方法,会增补进来。

就像贝索斯在所有的股东信里所说,It's all about long term.这些思考是很本质的东西,是长期有效的,不排除以后会有增补,但其核心原则会作为我做事情、做人、做决策的根本的指导性原则。

与君共勉

上一篇下一篇

猜你喜欢

热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