面试靠不靠谱?

2019-07-16  本文已影响0人  水冰知间

纽约时报4月8日的一篇文章,The Utter Uselessness of Job Interviews,作者是耶鲁大学管理学院的助理教授詹森·达纳(Jason Dana)。

这篇文章说,像面试这样的短期交流,根本看不出来一个人水平如何 —— 不但看不出来,而且不如不看。

他做了个实验:受试者的任务是判断一个学生下学期的学习成绩。他们有三个判断依据:

1,这个学生以前的学习成绩;

2,这个学生下学期的课程安排;

3,受试者可以直接“面试”这个学生。

而且研究者还事先告诉了受试者们,预测一个人下学期成绩,最好的指标就是他以前的成绩。

受试者被分成两组,第一组全部面试了自己要预测的学生;第二组只看前两项信息,不直接接触学生。那哪一组的判断更准确呢?

结果是第二组的判断准确度明显比第一组高。

这个局面,有点像很多人类专家做判断,比如心理医生判断病人,都显著不如只依赖数据的自动算法。

但是达纳的研究还不止于此,后面的结果就有点惊人了。

实验者挑选了几个接受面试的学生,让他们在被受试者面试的时候,不要老老实实地回答问题。事实上,这几个学生是“随机”回答问题。比如受试者问这个学生,“你每天都按时完成作业吗?”这样的问题,这个学生必须随机地说“是”或者“不是”。换句话说,在这种“随机”面试里,被面试的学生有一半时间其实是在跟受试者说谎。

但是受试者们根本就没发现对方在说谎。不但没人发现这其实是随机面试,而且被分到随机面试的受试者,对面试结果的满意度还很高 —— 你问他们是否在面试中充分了解了你要判断的那个学生,他们评估的“了解度”比那些进行了诚实面试的受试者还稍微高一点。

所以这个结果就是,不面试比面试效果好,假面试比真面试满意度高。那“面试”这种行为,不纯属儿戏吗?!

还有一个研究,可以一起结合起来看

德克萨斯大学医学院招新生,有点像咱们中国考研。除了看考试成绩,还搞了一个面试。德克萨斯大学的面试还搞得挺科学,从各个角度考察学生的综合素质,每一项都给打了分。面试的结果,就淘汰掉了很多人。

我们看考研就是这样,每年都有很多学生成绩够了,就是面试没通过。那么你可能会问,面试没过的这些人的水平到底怎么样呢?如果给他们同样的机会,他们真的就不如那些通过了面试的人吗?可惜根本没有这样的机会,他们已经被淘汰了,无法再次证明自己,你没办法进行科学的比较。

但是德克萨斯大学医学院1979年的这次招生,给了被淘汰的学生一次机会。当时录取工作结束以后,州议会突然给医学院增加了50个名额!这样就有50个被面试淘汰了的学生得以入学。

这个事件,给了研究者一个天赐的机会。研究者就跟踪研究了这50个学生,结果发现,不论是在医学院的学业情况、成为医生以后的工作情况、跟病人的关系、得到的评价、获得的奖励等等这些,这50个人和他们那些一开始就通过了面试的同学们,没有任何差别。

换句话说,当年的面试毫无意义 —— 他们一开始就根本不应该被淘汰!

那为什么一次简短的面试,还不如不面试呢?达纳说,这是因为我们的大脑太善于讲故事。你给大脑任何信息,哪怕信息极其不完善,大脑也能编一个非常合理的故事去解释这些信息。

信息不完善,还不如更少的信息。人们太容易把噪音当成信号了

一般快速的面试,与其说是招人,还不如说是找个什么理由淘汰人。某个博导曾说过,考研面试最重要的作用,是把那些来自比较差的学校,平时不注重科研训练,专门准备考研,甚至考了好多次的学生,给淘汰掉。这些人考试分数很高,但是教授觉得他们科研能力不行,不想要,只看分数还不能不要,面试就是最好的办法。

这是一个残酷的事实。谁要是相信25分钟的聊天能看出来一个人的能力,就荒唐了。

简单人与人交流不如直接看数据,只看数据不如深入地理解。

看了这几个实验,我原来是很相信第一次或者前几次的“眼缘”的,可人是会“撒谎”的,若要去真的相信一个人、放心一个人、评判一个人,真的要深入地了解。

严格来说,面讲不靠谱应该是有条件的

1.在学习成绩,知识水平方面,面试导致一叶障目

2.就沟通表达,个人气场而言,面谈可以见微知著,虽然无法验证每一个答案的真伪,但是候选人的思考能力(对问题的思考深度)、表达能力、逻辑能力、应变能力,都是可以考察到的、思维模式、认知价值观。

另外,这种实验的方法弊病是缺乏连贯性和整体性。

上一篇下一篇

猜你喜欢

热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