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书原创谈古论今论范浚兰溪作协(文学会)历史

朱子论三纲本末终始

2023-04-04  本文已影响0人  乐德乐

问题8:知止而后有定,定而后能静,静而后能安,安而后能虑,虑而后能得。这是说什么?

朱夫子答:

这是进一步探究上文的含义,解释为什么说明明德、新民要止于至善。

如果不懂得止于至善当止于何处,就不能止于当止之处。比如射箭希望正中靶心,如果没有靶心,就不知道该射向何处。所谓知止,是说物格知致,然后知万事万物至善之所在,也就是我们治学的当止之处。

知道自己的目标在哪里,那么对于万事万物的定理都能了然于心;对万事万物的道理都有了定见,则任何外界的事物都不能动摇我们的心,这样心就静了;心能够静,就没有选择的烦恼,心便安了;心能安,在日常生活中,对于遇到的任何事情都能从容应对和把控,这就是能虑;能虑,则对任何情况都能洞悉其本质,则凡事无不各得其所,止于当止。真正懂得所止,那就一定能达到所止之处,这就离得道不远了。

其间定静安虑四节是从知止到止于至善必须经过的四个环节,正如孔子从十五而志于学,一直到七十而从心所欲不逾矩,如孟子之从善信到圣神,它们有等级上的差异,是终身要经历的治学次序。

《大学》中的这一段文字,本身就比较不好理解,虽然朱熹的解释比较合乎逻辑,但似乎对我们理解《大学》的主旨没有什么帮助。关键原因是它的实操性比较差,与现实生活的衔接比较疏远,而且与文章的其他部分也缺少呼应。在我看来,把这段话删掉,也丝毫不影响我们读《大学》。就是说,我从大学里得到的东西,与有没有这一段,没有关系。有了这段话,反而显得累赘。

问题9:《大学》云:物有本末,事有终始,知所先后,则近道矣。这是为什么?

朱夫子答:

这是对经文前面两段的总结。明明德和新民,是内外呼应的两件事,所以说明明德是本,新民是末。知止和能得是一件事,一首一尾,是有内在联系的,所以称始终。真正懂得先务本(明明德),后事末(新民),先从起点(知止)开始,才会有结果(能得),那么进修之路便井然有序,如此治学,最后离得道就不会远。

朱熹在《大学章句》里是这样解释的;“止者,所当止之地,即至善之所在也。知之,则志有定向。静,谓心不妄动。安,谓所处而安。虑,谓处事精详。得,谓得其所止。”

把朱熹的解释归纳一下,明明德是本,亲民是末。止于至善则有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知止为始,定静安虑是过程,最后止于至善。

----《我读大学43

上一篇下一篇

猜你喜欢

热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