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才是刘邦首页投稿(暂停使用,暂停投稿)连载小说

【连载】《这才是刘邦》第二十六章 我有贤臣 鼓瑟吹笙

2017-04-15  本文已影响183人  小司空
大汉第一相 萧何

逐渐“平复”的心

汉元年四月,这一年,刘邦的称号不在是沛公了。因为现在的他,已经是名动天下的诸侯之一。他现在的称号,是汉王。

从这一刻起,他将为大汉帝国四百年基业而继续努力拼搏。但在刚刚得到汉王称号的时候,刘邦却并不高兴。相反的是,此刻的他可以说是十分愤怒。

这一切,只因为,他得知了自己的封地,似乎就是一个鸟不拉屎的地带,巴蜀!

想想刘邦就气不打一处来。自己不仅没有得到应得的关中之地,还被驱赶到了偏僻的巴蜀之地,他项羽也真是歹毒!难道不知道我的手下几乎都是山东人士吗?想要坐等我刘邦众叛亲离?

不谈我的功劳也就罢了,驱逐我也先暂缓,把关中之地分给三个前秦降将也可先不提。但是你项羽居然还利用盟主的身份把我的军队削减到了三万!这是赤裸裸的欺负人,是挑衅!

难道,还真以为我怕你不成!大不了就来个鱼死网破!

因此,这一刻,即使一向淡定的刘邦也几乎是在瞬间暴走。而瞬间暴走的刘邦做了一个让人意想不到的决定。

弟兄们,抄家伙,跟我一起剁了项羽!

那一刻的刘邦很是愤怒,就好像猛灌了两瓶老白干一样。火气十足、活力四射!既然他项羽想要做掉我,我怎么就不可以干掉他!但此刻,有一个人告诉他,这样做还真不可以。

而愤怒暴走的刘邦也正是在这个人的劝说下喜笑颜开,放弃了攻打项羽的念头,此人便是萧何。

得知了刘邦的作战计划时,萧何出现了。看着刚刚因劝谏刘邦停止攻打项羽而被刘邦骂出去的周勃、灌婴、樊哙等人,萧何皱了一下眉头。

其实这里有必要说一下,在《汉书萧曹列传》里记载这部分的时候,是这样的描写的:

“周勃、灌婴、樊哙皆劝之(刘邦),何谏之(刘邦)曰”

有一部分人认为,此段中出现的“劝”字,应做鼓励的意思。而笔者窃认为,这里的“劝”字,似乎不应当鼓励来讲。尽管《说文》里劝的本意是鼓励。

但是樊哙在之前刚刚说出“人为刀俎,我为鱼肉”,又身临鸿门宴,怎么会不知道项羽实力的恐怖而反过来鼓励刘邦去攻打项羽呢?这显然不合常理。

此外,劝字亦有劝阻(西汉初有无此意,还不得而知,故猜测)之意。而谏字则比劝的语气更强烈,是指用言语纠正君父或尊长的过失,这叫做谏。

所以,对于此段话的理解,是否可以如此呢?那就是劝与谏的连接,正是樊哙等人对萧何进谏的一种递进。

这样,似乎更为合理。当然了,这也仅为笔者的猜测,仅供大家参考。

于是,前来进谏的萧何只是淡淡的问了刘邦一句道:

“你想死啊?”

纵观此时的刘邦阵营里,敢这样同刘邦说话的,似乎只有两个人。而其中一个,便是萧何。

“你几个意思?怎么就是送死呢?”

刘邦没好气儿的反问道。

“现如今打不过人家,百战百败,不死?跑了你了(不死何为)?”

听到萧何的话,刘邦猛然间看向了萧何。而萧何则依旧在那里,静静地注视着刘邦。

就这样,片刻过后,刘邦那颗暴走的心逐渐平静了。他知道,萧何说的对。

当初自己拥兵十万,尚且要在项羽面前那般的低声下气。而今自己只有三万日夜思归的士卒,又怎么会是项羽的对手?

更何况,项羽正愁着没有机会彻底的减除自己。如此一来,岂不是恰恰给项羽提供了一个一口吃掉自己的机会?

这样一来,之前三年的努力,就全都白费了!还谈什么大业、帝业!全部都是屁话!是自己一时冲动了,竟险些坏了大事。

就在这时,心情逐渐平静的刘邦又听到了萧何的后话。

“况且《周书》有言,天与不取,反受其咎。人们总说天汉,把天和汉归结到一起,是莫大的吉兆啊。能够暂时隐忍一人,而使得万民拥戴伸张自己的志向的人,这是商汤和周武这样的人物啊。”

刘邦明白了,目前的他只能也必须要隐忍。尽管他被“放逐”到巴蜀之地,但是,想起自己这一路走来所历经的艰辛,似乎眼前的困难根本就不值得一提。是的,这根本就算不得困难!

因为他还有一群相依相知且无比忠心极具智慧的兄弟与臣下。刘邦相信,加上他自己的领导,突破眼前的困局,不会难的。因为在这之后,他得知了三个好消息。

那么,究竟是什么好消息呢?

大汉第一相 萧何

萧相国

其实萧何被称为汉初三杰之一,除却政务能力精湛,其战略眼光也是十分精准长远。有的时候,我甚至怀疑,拥有汉初三杰这样的人物辅佐,似乎就是刘禅也会夺得天下,更何况是刘邦。

但当我真正翻开尘封的记忆的时候,也许,汉初三杰的效用,能够百分百发挥出来的,只有刘邦。

看着逐渐平静下来的刘邦,萧何又提出了他的具体战略。而这一战略,也是在楚汉战争第一阶段里刘邦的具体行动方针。对于刘汉集团此后的发展,具有极其重要的作用。只听得萧何说道:

“臣愿大王王汉中,养其民以致贤人,收用巴蜀,还定三秦,天下可图也。”

那么,萧何究竟是什么意思呢?

很简单,就是利用巴蜀之资源先增加自身的实力。当实力充足后,在北定三秦。刘邦若想要争夺天下,就必须占据三秦。

否则,连自家门口都出不了,又谈何争夺天下。可以说,这一策略十分适合当时的刘邦。而刘邦也是深知,尽管项羽处处防备、挤兑自己。更不惜违背盟约把自己驱逐到巴蜀,但是这对他刘邦来说,未尝不是一个暂时退出诸侯视线的机会。

只要利用好这段时间,提升自身的实力。那么,到那时,我若出关,三秦之地,必为我有。就连天下,也会是我的。

于是刘邦回答道:

“善”。

宝地

如果说,刘邦的自信此刻很大一部分来源于萧何。那么萧何的自信则是来源于自己对巴蜀之地的了解。

之所以这样说,是因为,此时的萧何早已对天下各地的人口、图籍、物产等等烂熟于胸(汉王所以具知天下厄塞、户口多少、强弱之处、民所疾苦者、以何具得秦图书也)。

而巴蜀之地自然也不例外。如果大家还记得刘邦刚刚入关时,萧何所做的事。应该就会明白了,萧何为什么会有这种自信。

那么,在项羽范增眼中荒僻落后,罪犯聚集的巴蜀真的就是这样的不堪吗?至少在我看来,不是这样的。

同时,我相信有很大一部分人会同意我的观点。

公元前316年,秦惠王派大将司马错率军,一举定蜀,进而灭巴,彻底将巴蜀纳入秦国版图。此后通过近百年的开发、移民、以及封建化的改革。到了秦朝末年,巴蜀之地不仅风俗习气得到改善,文化发展也是进步迅速。

尤其是李冰父子主持修建的都江堰,使得蜀地农业发展迅速。而蜀地本来就擅长养蚕,又擅长手工业,尤其是名闻天下的蜀锦。这一切,都使得巴蜀之地的整体实力更进一步。

就这样,经过一系列的发展措施,使得巴蜀逐渐变成秦攻伐六国的重要兵员地和粮产地。

《史记》上记载秦夺得巴蜀之地后的评价是这样的:

“得其地足以广其国,取其财足以富民。”

宋朝郭允蹈在《蜀鉴》里也曾提到:

“秦并六国,自得蜀始。”

由此,巴蜀地位可见一斑。而且自战国以来,巴蜀之地几乎未曾遭受战火。与外界相比,这里的人民所过的,在某种程度上可以说是世外桃源般的生活。

也许在项羽看来,巴蜀之地多流放罪犯,难于管理。但真实情况却恰恰与此相反,因为大量的外来人口与当地人口结合,使得巴蜀之地更加的从荒僻野地变成了农居天府。大量的粮食生产便是由这些人耕作而出。纵观日后楚汉相争,可以如此说,巴蜀之地的粮草支撑,兵员支撑虽然并不是日后刘邦实力的唯一来源。

但是,所发挥的作用却是巨大的。如此,果真如古言,塞翁失马、焉知非福。

而在得知巴蜀之地的优势后,刘邦还有两件事情感觉很欣慰。前文刚说过,这第一件欣慰之事,来自于日后的大汉第一相,萧何。那么,这第二件喜事儿,来自于谁呢?

自然是大汉第一谋主、张良。

因为就在不久前,张良刚刚替刘邦再次求得了一块封地、汉中。可能大家已经注意到了,在前文,笔者曾列出刘邦的封地有巴郡、蜀郡与汉中。

实际上,项羽最初分封刘邦时,只是封给了刘邦巴郡、蜀郡这两个郡,根本就不包括汉中之地。那么,为何,汉中之地又到了刘邦的手里呢?

事情是这样的。

当刘邦刚刚被封为汉王的时候,张良也是要暂时离开他了。现如今革命似乎已经取得了成功,而韩成也被封为韩王。张良曾经追求的复国之志到此刻,似乎也已经实现了。毕竟他当初是以韩国大臣的身份跟随刘邦的,现在韩国草创,他也是又要回去辅佐韩王。

可是,对于张良的即将离去,刘邦的内心很不是滋味。如此不世出的大才,刘邦怎么舍得让他离去?但是转念一想,刘邦却又找到了一个说服自己的理由。那就是张良总有一天,会再回来的。而且他相信,这一天不会太久远。

这一路走来,张良在刘邦军中以及心中的地位,所有人有目共睹。尤其是鸿门宴!刘邦对张良很是感恩,值此危急之际,张良的所作所为,让刘邦既是感恩又是敬佩!

而张良,也是深明这一点。因此,此番既然要离去,他就一定要为刘邦做出最后的贡献!

只不过,他不知道的是,这一生,他注定是大汉的留侯。

当刘邦被封巴蜀之地以后,张良自然也是看出了个中优劣。所以,在临走前,张良更加觉得有必要在为刘邦做几件事。因此,当他看着刘邦送给自己的百溢金等礼物,也是笑了笑。

他张家祖上相韩五代,说之为家财万贯也不为过。珠宝于他来说,不过过眼云烟而已。当然了,他也是明白,刘邦深知张良不重宝器。只不过,一道分别,刘邦也着实想不出送给张良什么了。

此刻,看着这些珠宝,张良的脑海里浮现出了一个身影。一个计划也是产生在了他的心里。

不久后,张良的身影出现在了项伯的大帐里。而除却张良本身以外,还有着刘邦送给他的所有宝物。

很明显,这些宝物,现在,都已经成为项伯的了。

那么,张良为什么要把这些财宝全部送给项伯呢?或者说,张良有着什么计划呢?

之所以如此,恐怕有着两点考虑。一来答谢项伯之前相救的情谊。二来,也是张良的真正目的。

那就是帮助刘邦取得汉中之地。

在当时,几乎可以这样说,只有项伯,才能说动项羽将汉中封给刘邦。因此,当刘邦得知以后,也是明白了张良的用意。随后他便大力支持张良贿赂项伯,而刘邦的这位亲家倒也好说话。毕竟拿了人家的钱财,不能不办事儿。于是在项伯的劝说下,项羽大笔一挥,汉中就给刘邦了。

看上去项羽很痛快。的确,在将汉中分封给刘邦的时候,他确实没有犹豫。

原因无他,虽说他在将刘邦封到巴蜀之地的时候已经做了一系列措施来堵住天下人的嘴。但问题是,这一系列的举措连他自己都无法说服。天下人又不是傻子,到时候又该如何看待他项羽?

恰巧在这个时候,刘邦通过项伯表达出了自己想要得到汉中之地的念头。加之项伯的劝说,项羽也就正巧做个顺水人情,把汉中划给了刘邦。

看我多大方,不仅给刘邦巴蜀之地,还将汉中之地划给了刘邦。而这一块区域,可都是地地道道的关中大地啊!

另外,在项羽的眼里,汉中和巴蜀一样。不毛之地而已,划给刘邦又能如何?

但事实真的如此吗?

当然不是,否则张良这位大汉第一谋主,怎么会积极地为刘邦谋得汉中之地?

四百年以后,大汉益州牧刘璋管辖下的汉中被五斗米教张鲁占据。这可吓坏了刘璋,因为对于巴蜀腹地来说,汉中之地,攻,是一个前沿阵地。守,则是一个缓冲屏障。一旦被人占据,就是把自己的心脏暴露在敌人的枪口下,这样的情况,谁能够高枕无忧?

在这之后,刘备占有巴蜀,面对掌控汉中的曹操大将夏侯渊张郃,刘备毅然出兵夺取汉中。即使是面对来援的曹操大军,也不曾退却,最终夺取了汉中之地。

从那以后,汉中之地,直到蜀国灭亡,都是蜀国进军中原防御中原的一大优势地带。

现如今,对于刘邦来说,汉中也是具有这样的优势。就这样,刘邦得到了一个日后出兵三秦的前沿阵地,也算是得到了一点补偿。

因此,在帮助刘邦取得汉中之地以后,张良也是不得不离开了。可是,在离开之前,他又是送了刘邦一段路程。但是就目前来看,天下没有不散的宴席。

可是不知怎的,对于刘邦和张良来说,他们都隐隐有一种感觉,那就是我们还会再见面的。

于是在临走之前,不放心的张良又一次给刘邦出了个计策。而这一计策,则是刘邦看来的第三件喜事儿。

这、又是什么呢?

那就是鉴于刘邦集团目前的的局势,张良提议烧绝蜀中通往外界大栈道。这样就能麻痹项羽和天下诸侯,让他们以为刘邦不会再返回中原争夺天下。另外也可以防范诸侯趁机偷袭和侵犯。

对于张良的建议,刘邦同意了。每当看到这里,我都替刘邦感到幸运,替项羽感到悲哀。

有萧何张良这样的贤臣辅佐,大事终可成!

就这样,刘邦一行人也是开始前往南郑(今陕西省汉中市)。走着走着,刘邦回头看去。突然发现,自己的身后竟然多了数万人跟随!

在问明来意后,刘邦笑了。

因为这些人久仰刘邦仁义之名,更是受其贤德的感召,自愿前来跟随刘邦(楚与诸侯之慕从者数万人)。

看着身后的数万大军,刘邦没有多说什么。而是转过身去,继续走向了前往南郑的方向。因为他始终相信,项羽,阻挡不了他的脚步。

就这样,看似在项羽精密安排下的被逼到绝路的刘邦。却是得到了一个天堂。有些时候,命运真是有趣。因为不久之后,刘邦就会依靠着这鸟不拉屎之地,重返关中,争夺天下。

《墨子修身》有言:

“志不强者智不达,言不信者行不果。”

大概,就是此意。

大汉留侯 张良

【本书目录】《这才是刘邦》目录

【上一章】      第二十五章不合理的工资

【下一章】      第二十七章得三杰者得天下

【诚意推荐】 简书连载风云录

上一篇下一篇

猜你喜欢

热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