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白岩松《白说》(二十二)——追文化绝不仅仅是追求金钱,更是追随
![](https://img.haomeiwen.com/i6223905/843834f8d0779d28.jpg)
最近东北旅游很是红火,热点持续了这么长的时间还未有消退的迹象,由此可见此次的爆火绝不是没有沉淀的爆火。人们亲切地称呼哈尔滨为“尔滨”就是最好的证明。
于是网络上各大平台都为此制定了专题,让平台的用户分享在东北的旅游经历和照片。平台跟热点,用户感受此次爆火的东北,从而萌发“说走就走的旅行”,这算是一个良性循环,可喜可贺。
对于这次的爆火,网络上不乏进行剖析的人们,对于生在华北、长在华北、直到高中毕业上大学才离开的我来讲,冬天雪的魅力是无穷的;第一是来到了南方之后,要么没有雪,要么落地就融化了;第二便是怀念冬天的冷,刺骨的冷,只有冷得彻底,才知道冬季的暖,再加上一夜大雪后所有事物都被白色覆盖的那种彻底。如果说还有第三个,那就是美丽多变的窗花;每天清晨起来,拉开窗帘,形态各异的窗花在每一块玻璃上诉说着昨夜让人猜测的经历,是海洋的特写、是边陲的连山、是美丽的雾林,让观察者浮想联翩。
美丽和不曾见过,这两个原因是被拿来作为分析之后的结论出现频率最多的。不过我一直没有太认同,最觉得说的还不够透彻,但是也没有找到更为合适的答案,毕竟放在明面上的才是最直观的。
“贼没文化,损失巨大。”这不是一句贬义,为此白岩松编了一个故事。
“上个世纪八九十年代,电视机还很值钱,冯老师家里不仅有电视机,还有很多字画和文物。突然有一天,有人告诉冯老师:‘您家四门大开,好像被人偷了。’冯老师说:‘惨了,我的字画!我的文物啊!’可是等冯老师赶回家中,惊讶地发现,小偷把电视机和录像机都搬走了,字画和文物一样也没动。”
“冯老师对赶到的警察说:‘给你一千元钱,抓到小偷的时候替我谢谢他。’因为小偷拿走的那些东西都没有字画和文物值钱。”
“警察走了,冯老师坐在沙发上说了这样一句话:‘贼没文化,损失巨大。’”
为了使这个故事更加的真切,白岩松把故事的主角冯老师定成了冯骥才。当然,冯老师的这句“贼没文化,损失巨大”是站在“贼”的角度讲的,要是站在自己的角度,那应该说“贼没文化,损失极小”。
听了这个故事,我盯上了“文化”这两个字。
刚刚过去的2023年给你印象最深的事情是什么?
我的答案是:淄博烧烤、刀郎专辑、尔滨冰雪,当然尔滨冰雪算是跨年。
淄博烧烤是什么?是吃的文化,展现的是淄博乃至山东的待客之道。大家应该还记得,淄博烧烤火热的时候最先出圈的是什么吧?就是怎么叠饼,怎么蘸酱,怎么夹肉,怎么“一口闷”;后来便是山东的酒文化,谁都能碰上酒杯,喝个畅快,一个个醉汉被抬着走,喝得就是一个舒心和放松。
![](https://img.haomeiwen.com/i6223905/56a870b7c6745b8c.jpg)
刀郎的专辑,《山歌寥哉》,无论在音乐和歌词方面都是极具价值的存在,可以说他深刻的理解和运用了中国古典文学和民族乐器,并进行创新。由此带来的《聊斋》热和蒲松龄故居的开放,就是典型的印证;还有就是各个版本的唱法的二次演绎,黄梅等。《山歌寥哉》从序曲,到《罗刹海市》、《花妖》、《镜听》、《路南柯》、《颠倒歌》、《画壁》、《珠儿》、《翩翩》、《画皮》,再到最后的《未来的底片》,其歌词都是古典文化的充分展现,充分展示了创作者深化的文学功底。这些歌曲的歌词,其美丽不亚于一首首美妙的诗歌。
![](https://img.haomeiwen.com/i6223905/4b6e3f718b76b58b.jpg)
最后,我们来聊聊尔滨冰雪。其实哈尔滨的冰雪大世界已经有很多年了,之前应该算是一项旅游项目,通过时间的累积和不懈努力,现在我们可以把它上升为:冰雪文化。借助这些年自媒体时代的繁花,我们每个人都可以随时随地拍个照片和视频来展示自己正在做什么、有什么想法和感悟、有什么觉得有趣的事情跟大家分享。东北的冰雪便是截止目前综合推广性的典型代表之一,其实很久之前东北的饭菜量已经风靡自媒体,乌苏更靠前,后来就是吃冰棍、舔铁子;可以说这波东北热是“历史”沉淀的结果;种子老早就种下了,等它生根、发芽、成长,现在开出了绚丽的花朵。可种下的种子是什么呢?吃、喝、玩、乐,处处洋溢着东北的文化。
![](https://img.haomeiwen.com/i6223905/b37958ffb2c62127.jpg)
三个热点事件,三种文化底蕴,我们在感受美好的背后,其实是感受美好的文化。文化带来了巨大的经济效益,也就是金钱;不过我们更多的是花钱享受文化、享受不同文化的魅力。如果说人们对于金钱是追求,那么对于魅力就是追随。这也就不难解释,尔滨的游客是一波接着一波了。
以上图片来自网络。
![](https://img.haomeiwen.com/i6223905/04ca5fd9a0d385c6.jp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