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伤寒论》——桂枝加附子汤

2018-08-27  本文已影响136人  一帘清风
《伤寒论》08

刘希彦老师解读伤寒论讲稿

伤寒论原文:太阳病,发汗,遂漏不止,其人恶风,小便难,四肢微急,难以屈伸者,桂枝加附子汤主之。

桂枝加附子汤方:

桂枝 三两(去皮) 芍药 三两 甘草 三两(炙) 生姜 (三两) 大枣 十二枚(擘) 附子 一枚(炮、去皮、破八片)

大家会发现,伤寒论的很多条文都是一个完整的医案。 《伤寒》的好处是都以医案的形式讲治病方法,好操作好模拟;不好的是没有详尽的医理解释。当然,这只是后人的看法,也许在当时这些医理和阴阳之道都是常识,无需特别解释,一看就懂的,就像现在一说什么分子原子大家都懂一样。

要不怎么说文化衰落,大道已废呢,在孔子的时代,孔子就说大道已废,所以他要编订《诗》《书》《礼》《易》《春秋》以传承文化,并且呼吁恢复周礼。中国文化成熟得早,别说周代,商代的青铜器,原始社会的玉器现在用现代化工具都做不出来。现在已经出土了八千年前的骨笛,乐器的出现是必须有数学、音律学和工艺作为支持的。“盛极必衰”这是天道,连《伤寒论》这样的医学普及读物,近一千多年来竟然都说难以参透,可见中国文化早已衰落了。不过大家也不要悲观,还有一句话叫“否极泰来”,历经五四、文革、发展经济的毁坏,中国文化算是“否”到极点了,也许快到“泰来”的时候了,怕就怕“泰来”的时候到了,文化却消亡了,所以要靠大家来留存最后一炷香火。

说回条文,太阳病如果用药不当,误发了汗,造成“漏不止”,就是大量出汗止不住,人就会陷入阴证。因为一个汗一个下是最容易虚人的。慈禧太后因为看京剧受了寒,连续腹泻几天止不住,太医就束手了,然后就看着她死了。腹泻这么快死人,必是阴证,阴证的腹泻非四逆汤不可救。学通了《伤寒》的人这不是什么难断的病。慈禧最后的用的那个方子我见过,石斛老米之类补中养阴之品,典型后世医家的思路。当了帝王又能如何?好医生未必在庙堂之上,民间未必没有高手,古来如此。慈禧若到这里来找医生,我知道,以座中很多人《伤寒》造诣,都有本事救她

下面讲的是陷入阴证的过程,“其人恶风”,前面说过,是津液已经虚了。“小便难”,因为津液虚而无尿可下了。这里说的是阴证津液虚的无尿可下,前面讲过热证伤津液的无尿可下。所以治病不能单凭一个证来判断,要综合起来分析才行,《伤寒》的法则是要几个证同时来参才能得出结论的。现在的医生,一听尿少就利尿,一听口渴就滋阴,这不是真正的医道。

“四肢微急,难以屈伸”,津液虚少,筋里面血管少,首先失去滋养,于是四肢拘急不灵活了。

综合分析,太阳病,津虚,是桂枝汤证。炮附子可以止虚汗(原理参看前言)。虚汗一止,津液自回,才可以阻止陷入阴症的过程。所以这个方子治桂枝汤转向阴证的变化方。有人说,敛汗不是要用白芍吗?说药有某种功效是后世的说法,药没有敛汗不敛汗的,人体需要强阴,用白芍这样的阴性药材可以敛汗;人体需要扶阳,用炮附才可以敛汗。

上一篇下一篇

猜你喜欢

热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