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起读《道德经》道学•国学•养生菩提树下

《道德经》中的教育智慧之九:出生入死

2017-02-27  本文已影响10人  侯立元

[原文]出生入死,生之徒,十有三;死之徒,十有三;人之生,动之于死地,亦十有三。夫何故?以其生生之厚。盖闻善摄生者,陆行不遇兕(si)虎,入军不被甲兵。兕(si)无所投其角,虎无所措其爪,兵无所容其刃。夫何故?以其无死地。

  [译文]人始出于世而生,最终入于地而死。属于长寿的人有十分之三;属于短命而亡的人有十分之三;人本来可以活得长久些,却自己走向死亡之路,也占十分之三。为什么会这样呢?因为奉养太过度了。据说,善于养护自己生命的人,在陆地上行走,不会遇到凶恶的犀牛和猛虎,在战争中也受不到武器的伤害。犀牛于其身无处投角,老虎对其身无处伸爪,武器对其身无处刺击锋刃。为什么会这样呢?因为他没有进入死亡的领域。

  感悟:老子生逢乱世,认为这个世界到处埋伏着危险,生命安全随时随地受到威胁,他主张不要通过战争、抢夺来保护自己,不要以奢侈的生活方式来营养自己,而是要清静无为、恪守“道”的原则,不妄为,不伤害别人。这样别人也找不到对他下手的机会,这就可以排除造成人们寿命短促的人为因素。“人之生,动之于死地,亦十有三。”不逞一时口舌之快,不逞一时匹夫之勇,不逞能,不妄为,是最好的养生之道。

]+$L��C�5E

上一篇下一篇

猜你喜欢

热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