能预见的危险不是真正的危险 每日一思(5.23—5.29)
一
人是为意义而活,不是为目标而活。决定一个人的行动也是意义的选择,而非认知的水平。意义是人设想甚至臆想出来的,意义能引领我们去实现目标,这个目标虽然是想像出来的却让人坚信不疑。
二
这个世界本应该是客观的存在,但我们只能主观去认识.
三
能预见的危险不是真正的危险,不能预见的危险才是真正的危险。
四
能看到什么,取决于人的眼睛;但最终能看到什么、看到本质、洞见深刻,却取决于人的思维。同样的事物,人眼看到的一样,同样的事物,思维的不同,看到的却不同,有高低之分,有深浅之分。
五
我们的认知很多时候归于一个定义,可见定义对于人的重要性。将失败定义为就是完蛋、结束的时候,你是悲观的。当你定义失败是成功之母的时候,你是乐观的。当你定义失败是现实与目标之间的差距和落差的时候,你是现实的,理智的。当你定义半杯水为还有半杯水的时候,你是乐观的。当你定义半杯水为半杯水没有的时候,你是悲观的,事实其实是一样的。
六
我们通常衡量意义的标准是是否有结果,如果没有结果就认为没有意义,有了结果才有意义。但意义真的是只用结果衡量的吗?事实是客观,意义是主观,无非是头脑中构造出来的。
七
有人听到与自己观点不同的见解、观点,就会本能地进行反驳或者排斥,而不是觉得新鲜,居然有人这么理解,和我不同。这实质是一种自我划定边界、自我做限定,排斥接受不同观点、不同信息、不同见解。智能时代应主动接收新信息、主动接收新观点,这样看待事件才能多维度、多视角。注意是接收而不是一味接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