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持枢讲故事》写在改版前

2019-01-05  本文已影响97人  持枢君

看书的时候,书中讲到杀人的人,越杀越胆小。

和朋友交谈的时候,朋友说开车越久,越小心翼翼。

看《红楼梦》的注解版的时候,做注的人也越来越觉得自己学习的不够充分,理解的不够透彻。

这些情况,我以为离我很远,然而就突然发生在我身上:

本来大言不惭的把自己的栏目叫做:拆古文

时至今日,每日一更的素材,不但广泛求证,且各个渠道反复对比。其中固然有自己本来就知道的情节和论据,当然也有自己看不到的天外之天,人外之人。

如果仅仅是把故事搬上我的栏目,我想大数据时代下的百度百科比我做的更好。

所以,我不仅仅是要把故事搬上栏目,还要发自内心的去爱,去呵护。让这个故事变得独一无二,与众不同,具备灵魂。这才是走走停停,不断矫正之后的我的栏目现阶段的最明确的道。

那,这是最终的道吗?不一定。我想,在不久的将来我会让它变得更完善,更靠谱一点。

网络上有句梗:你这样…………是没有灵魂的。

大部分是讲大批量,机械化做一些事情的时候,比如包子,刀削面,画画等,会有人这样评论。

然而,机械可以没有灵魂,做机械的人可以把灵魂注入其中,比如让机械更精密,更完美,更人性化。这些也是有灵魂的体现啊!

书,千百年来就一直在那里。百度百科把这些数据一一的机械化的记录下来。然而,这就没有灵魂了吗?并不是这样的。

只要你在某件事情上贯彻了属于你自己的的独一无二的意志,这个结果就有灵魂:

司马迁做《史记》,力争还原历史。

纪晓岚做《四库全书》,也是尽量保持原汁原味。

甚至《辞海》《人间词话》等等一系列的誊录,总结类的书籍,都因为某个人流传了下来。

我自认为,自己的创造性,几乎没有。可塑性也不是很强。然而,古文我热爱,我愿意扣图扣字把它变为生动形象的故事,而不是生僻拗口的枯燥字眼。

我想,在这个行动的过程中,我写出来的东西,就具备了我自己的灵魂吧!

然而知识的海洋是无限的,我也在无限的海洋里越来越觉得自己要学的还有很多很多。所以,从今天起,栏目暂且改为:持枢讲故事。

上一篇 下一篇

猜你喜欢

热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