杂文随笔精选录简友广场自由写

灵修|战胜恐惧的最好方法

2019-03-11  本文已影响9人  迹岛

今天有幸听了有关灵魂成长的公开课,我们且不论有关“灵修”的好坏对错,也不管线上线下人对“灵修”的认识,我认为任何事物的本质,客观上来讲是有多面性的,也就是我们说的用辩证的眼光看问题,而主观上来讲的话,事物的本质实际上是个人内心想看到的东西。

好了闲事带过,切入正题,灵魂成长对恐惧的情绪的概括到“担心、担忧、焦虑、着急……”

这些情绪产生于当下,但引起恐惧情绪的事情却多数未发生于当下。它的根在于过去,引子却是来自对未来后果的设想(即于老师说的:活在情绪的后果中)。

情绪的根在过去。“一朝被蛇咬, 十年怕草绳”说的就是这个意思。你被蛇咬过之后,往后所有长得像蛇的东西或影子,你对这些东西的第一反应就是逃离或者躲避。所以你需要去断掉这个错误的关联,改掉这个默认的程序,你才能从中解脱出来。

恐惧的引子,这个“引子”是你根据当时的情形设想的后果,这个后果有可能如你所料,也有可能完全与你的设想相反,那是个未知。可绝大多数人却把它关联到当下引发情绪。包括正面情绪。

如果一个人产生了恐惧心理,那么从小到大,无时无刻,恐惧一直不会离开,而所有的恐惧如出一辙,都是害怕自己幻想的那个结果。

这种描述,从笔者的角度,也是认同的。灵魂成长认为对于战胜恐惧的最好方法就是:敞开迎接所有的恐惧,在每次经验它的时候建立正知、正见、正念、正法、正行!

这当然不能为错,可是我认为有些绝对,笔者认为内心有恐惧其实并不可怕,彻底没有恐惧的人才可怕,这样的人心无挂碍,反倒容易做出极端和偏执的事情,有所恐惧才能有所收敛和敬畏。粗鄙野蛮之人心中无神、无道德、无信仰,因而无恐惧,多半流于罪恶或愚钝,不可取。

就像他们说中性人“不和别人一伙儿的老好人”最没有能量,这一点我并不认同,我认为中华民族的“中庸”“太极”“平衡”,无不体现柔软,包容的力量。

对世界,对社会,对自己,以柔软,才能真正的读懂生命!

上一篇 下一篇

猜你喜欢

热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