研究|学习任务群案例研究

2023-03-25  本文已影响0人  木槿花等春天

1基本问题:如何理解课程内容组织与呈现从“双线组元”转化到“学习任务群”?

2理论阐释

(1)问题背景

2011年语文课程标准把学习内容分为:识字与写字、阅读、写作、口语交际、综合性学习五部分。

2017年实行的统编教材,采用“人文主题”和“语文要素”双线组元的形式结构单元,130多个语文要素呈现出课程内容的具体化,让一线教师教学有了针对性,少一点茫然无措。

在此基础上,《课标2022》指出:义务教育语文课程内容要以学习任务群组织和呈现。按照内容整合程度不断提升,设置三个层面六大学习任务群,其中第一层设“语言文字积累与梳理”1个基础型学习任务群,第二层设“实用性阅读与交流”“文学阅读与创意表达”“思辨性阅读与表达”3个发展型学习任务群,第三层设“整本书阅读”“跨学科学习”2个拓展型学习任务群。根据学段特点,学习任务群安排可有所侧重。

(2)解释含义

语文学习任务群由相互关联的系列学习任务组成,共同指向学生的核心素养发展,具有情境性、实践性、综合性。

(3)阐释价值

目前采用的统编版教材虽打破文体组合,以双线组元的方式呈现学习内容,但还不能明确体现核心素养的具体要求,核心素养的落实路径不明。

同时,教材除个别单元外,没有明显任务意识,很多一线教师没有教学的抓手,依然是按单篇教学的经验授课,学生借助教材自主学习的支架不够,动能不足。

其次,单元内部,单元与单元之间,每册书之间,内容结构化的体系建构还不够明晰。

张秋玲指出:语文学习任务群力求使语文学习中碎片化的知识点,以结构化的形式关联出一个有机的网络,最终帮助学生发展出自己能够解决实际问题的认知图谱。呈现以下特点:

阶段性与发展性

综合性与整体性

指导性与实践性

课标清晰地描述了各任务群的内涵、学习内容、教学提示;分学段细化了学习资源、评价方式与命题建议,注重“教-学-评”的一致性,明确了“为什么教”“教什么”“教到什么程度”,强化了“怎么教”的具体指导。①

学习任务群的提出必然带来一连串的实践变化,成为撬动教学变革的杠杆:

①强化了学习主体,显示出目中有“人”

学习任务群强调“学习”,是以学生的视角,关注了学习的主体,强调了学生的主动性和自主性,竭力改变课堂师讲生听,师说生记,师文生答,浅层交流,精英展示的现象,把知识当作手段,而不是目的,真正培养有理想、有本领、有担当的人。

②明晰了学习过程,助推课程“育”人

学习任务群强调以“任务” 为载体,每个群都从功能与定位、学习内容、教学提示三个方面进行较为详细的解读,明晰了教学的内容、教学行为、教学方法。为教学过程指明了方向,促进学生动起来去做事,在做事中习得知识,体验过程和获得理解,改“座中学”为“做中学”,更加注重学生“做事”的意识,在做事中提高学生做事的品质,更好地发挥了课程育人的价值。

③链接真实生活,营造实践“化”人

学习任务群以学生生活为基,以语文实践活动为主线,链接真实的生活实际,让学生面对真实的世界,由教材到现实世界,去发现问题、思考问题、解决问题,在实践中发展人、成就人。

④整体规划建构,达成素养“成”人

语文学习任务群以“群”的方式呈现,整合学习内容、情境、方法和资源等要素,注重整体规划的同时,又根据学段特点,突出不同学段学生核心素养发展的需求,6个群既有独立的教学价值与育人价值,又互相补充彼此关联,同时注重教学实践中课程资源的补充和整合,强化了课程的连贯性和适应性,促进素养的落实,成就学生的发展。

(4)实施策略

①明确群属定位,确立学习目标,防止“偏 ”

要读懂课标和教材,明确任务群属。对课标进行分解,采用替代、拆解或组合的方式,依据课标中的学习内容和教学提示,以及学业质量和评价建议标准,对整个单元教材,包括助学系统进行分析。   

学情调研,弄清最近发展区。尊重学生的前概念,在学生的最近发展区和新知识之间建立链接,关注其背景知识和事实性知识。在此基础上,确定适当的学习目标,防止窄化、矮化和过度的拔高。

②强化单元规划,设置课段,强调“整” 

单元分为自然单元,拓展单元、重组单元。自然单元以教材单元为主,拓展单元补充了资源和文本,重组单元要根据教学内容重构学习资源。

树立单元整体设计的观念,根据学情实际,取舍教材内容,或补充或整合资源,确定课段和教学课时,明确每个课段的学习任务,以单元视域高位统筹,防止陷入单篇教学的细碎的点和面上,而忽略了单元的核心教学价值,疏忽了单元语文能力和阅读能力的提升,忽视学科观念的达成和单元大概念的生成。

③情境设置有意义,关联生活,侧重“真”

语文新课标40余次提到“注重学习情境”,可见情境的重要性。脱离情境的知识是抽象的、无法与时俱进的,脱离情境学到的知识往往也是惰性知识,只有在真实情境中去发现问题、解决问题,才能实现能力的提升和素养的达成,也就是要“在游泳中学习游泳”。

课程实施部分强调了情境与语文学习、社会生活和学生经验形成关联,命题情境提到了“日常生活”“文学体验”“跨学科学习”这三个情境,以此激发学生内在的动机和探究的热情。情境设置要真实或者呈现虚拟的、可能的真实,单元的大情境还要体现连贯性,课时情境要有新意、有变化、有趣味,防止为情境而情境。

④任务驱动共参与,选择自主,侧重“在”

学习任务群具有实践性和综合性,任务就是让学生做事,任务设计要体现操作性和选择性,在设计和实施的过程中,提供学习方法,搭建学习支架,明确学习要求,让学生有意愿参与其中,让学生生命在场,智力在场,防止学生置身事外。

⑤评价设置要先行,镶嵌其中,突出“导”

威金斯提出逆向设计,主张评价先行,先确立评价任务,教学实施要把评价镶嵌其中。

要注重过程性评价和多元评价。评价不仅仅是知识的掌握、能力的提升、素养的养成这些结果性评价;还要通过生评、师评、生生互评,实现评价主体多元,评价方式多样,让学生在探究过程中知得失,懂进退,形成良好的学习习惯;评价还要关注差异性,注重发展性,侧重激励性,对标一致性。

案例【略】

上一篇下一篇

猜你喜欢

热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