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条短信和一个中年男人
我是在成都—广元的K4756 次火车上和他认识的。一开始彼此也没交流,后来他主动和我聊了起来。我当时心情不错,加之又是晚上,整个人或许很在状态吧,我们聊了很久。
他穿着短袖,脖子上围着丝巾,年龄约在四十五六之间,体型魁梧。
他说,他是剑阁人,小学文化。一开始在农村务农,后来出门务工,在煤矿和工地上工作过,现在搞高科技,我细问,一开始他不肯说,含糊其辞给抹了过去。
“你觉得未来什么行业会很有前景?”他笑着问我。
“教育,医疗,旅游?”
“你说了几个,具体是哪一个?”
“健康,和医疗卫生有关的吧。” 我答道。后来我想了想,“未来什么行业最有前景”,这是一个伪命题。经管最近疫苗事件被刷屏,尽管健康问题算是基本问题,但我觉得所谓的最有前景并不意味着其它行业停滞不前,毫无生机。
他对我的回答很满意,对我竖起了拇指。他说,看来你平时还是挺关注社会动态的嘛。
原来,他这次来成都是参加一个什么收费的培训,大概是卖什么保健产品的。我旁敲侧击也没套出具体是做什么。
我说:“叔叔,你做的这个健康行业,它再分细一点肯定包含心理方面的呀。我感觉现在人们心理问题还是挺严重的,你们的产品有没有关于这方面的呢?”
“肯定有呀,我这次参加他们培训,对我的心灵就是一个很大的触动。”
我惊讶于他说出的“心灵”这个词,有点喜欢他了。
入夜后火车上的空调就不再是凉爽了,带着丝丝寒意。我们聊累了,打算睡觉。他说,我这有个外套你盖上吧。想着不给人添麻烦也不是很需要,我笑着婉拒了。
再我们分别后,他给我打过一次电话。他说他明天来广元,到时咱们好好聊聊。我知道,他所说的“好好聊聊” 是想拉我入伙。
我们的通话记录。
后来又打了三次电话,我没接。最近的一次是今天早上,看我没接,他给我发了一条短信。
短信写得很不一般,讲究语言、语气,讲究思维。整个短信我读出了一种“但是思维” 。这条短信其实以“当今社会”为线,分为了两部分。前面用简短的语言肯定了我的兴趣,以及对教师职业的适度理解。这算是开场白了,既打了招呼,又吸引了注意。换做其他人可能也会这么做,但并非每个人都有能力做到语言简练,一下子抓到点上。
整条短信的重点在后面。短信中虽没明说“但是”,其实语气的转换是很明显的。欲抑先扬后迅速说明了社会现状,举出“孝”字旗,暗示“挣钱多,挣钱快”。这对一个刚毕业的大学生(聊天中我说我是广元籍毕业的大学生,目前在教育行业创业)来说是很有诱惑力的。他抓住了毕业大学生想尽快就业,年轻人贪图享乐喜欢金钱的心理,可并非所有人都是这样,我很清醒。
如果这些都不够,他还留了一手——“利用善良”。让我给他一个面子,我读出了两层含义:其一是回他消息回他电话,其二是入伙。当然,他让我回消息回电话的意图是想和我对我,接受他洗脑,最后和他一起“成功”。他很聪明,打出了这一手牌。按他设想,我们都还没怎么聊,关系还是很好,我没接他电话一定会觉得有点对不住他,一定回他消息。可是我不是。其一,我从没表示过想和他入伙。其二,我在分别后接到的电话里就说得很明白,我很忙,你就是来广元我也没答应要见面聊天。其三,如果说,来电话必须要接,短信一定要回吗,那搞骚扰电话,诈骗电话不就可以赚很多钱了吗,何必多此一举?
最后,总结一下吧。他很聪明,社会经验丰富,情商令人佩服。但是(看来我这个明显的“但是思维”学的很快嘛)过于热情,过于自我的热情,过于不考虑别人意见感受的热情有时真的会是一种打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