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美第239天-误解
对之前学习的一个startup项目hxro存在误解,今天才查清楚。
目前正在paperstreet.vc平台上募资。
同时也知道了一个网站TechCrunch.
之前《一财》的驻硅谷记者骆轶航,离职后创办pingwest,应该也是看中了中英文语境中科技交流的鸿沟,需要媒体做点事。而媒体+是最容易介入的。
胡玮炜从汽车板块记者的工作经历中,发现了共享自行车的机会。
B12, iask(艾问)等都是媒体+投资。
《21世纪经济报道》的吴晓鹏常驻华尔街,发现信息发布的滞后并不能与信息产生速度相匹配,所以创办《华尔街见闻》。
抓住了细分、抓住了时间、抓住了信息交流中的空白。
之前Josie准备文化衫,是联系的南美生产厂家,一件成本价20美元,我说阿里巴巴上我们国内的供应商价格实惠、品质保证、还交货及时。于是找了阿里巴巴上的链接供她参考。
信息的不对称,仍然是我们的生意机会。我们的发声还远远不够。感念几乎没啥日本人的地方却有japan house. 我接触的外国人对中国的印象除了中餐没有唯二的印象了。我们明明有那么多宝贝!
同时联想到金庸老先生高寿离世,虽觉突然,但也不算特别难过。只不过遗憾的是,大家纷纷转发悼念怀念他的时候,在西方世界里却是一片空白。金庸老先生的首部英译本还是外国人翻的,最近刚刚出版。我们那么多好宝贝,却没有我们的声音。我不答应!我能做的就是练好英语,做好自己,推广家乡,讲好中国故事。
一直好奇,番茄酱为啥叫ketchup。
早在公元前300年的时候,中国流行一种用盐配凤尾鱼发酵做的酱。
多民族融合多朝代,各地人民丰富了酱汁的原料。到了明朝,更有了自己的名字:鲑汁。用当地的方言念出来是kê-tsiap。
所以一开始ketchup不是美国的番茄酱!而是中国的kê-tsiap鲑汁!
并且随着航海贸易,风靡全世界。传到美国时,他们又大胆地加入了番茄。美国人Heinz大叔更浇上糖和醋,让口感酸甜又爽口。
亨利夫人又以亡夫之名创办了亨氏,现在仍是番茄酱生产主力军。到了中国市场后,我们根据原材料翻译成“番茄酱”。
打破砂锅问到底,确实有很多意外收获。
上班路上随手拍。
在美第239天-误解 在美第239天-误解 在美第239天-误解 在美第239天-误解 在美第239天-误解 在美第239天-误解 在美第239天-误解 在美第239天-误解 在美第239天-误解 在美第239天-误解我们学校有沙盘模拟教学,想来美国搜索一下,找找信息。一直用sandbox,后来才发现应该用simulation.又是一个误解。
关于sandbox
有一家公司sandbox
关于simulation,我找了一些youtube资源。
Elon speaks about simulation theory
昨晚参加了哈佛校友会的活动,认识了northern trust的几位客户经理,聊起了区块链。
听总是一知半解,回去又google了一下。加了linkedin, 不懂可以继续交流。
NORTHERN TRUST STRENGTHENS PRIVATE EQUITY AUDIT VIA BLOCKCHAIN TECHNOLOGY WITH PWC
Northern Trust Opens Doors To Cryptocurrency Hedge Funds As Part Of Pervasive Blockchain Expansion
下班路上。
在美第239天-误解 在美第239天-误解今天万圣节,没啥心动,只想早点回家做吃的。
说到误解,巧了。
在美第239天-误解只管汉字,不管意思。哈!
在美第239天-误解地铁里的艺术表演者,我都会认真听。今天的老头,嗓音清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