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更达人联盟想法每天写1000字

《 喜怒同调,话才同步》

2021-07-03  本文已影响0人  三石育儿

人与人的交流,从某种意义上来说,其实是情绪、情感传递,接洽,契合,回馈的过程。

言由心生,言传心意,情绪情感上不同步,话语自然也难同步,换言之,高质量的沟通,源于高质量的共情。

举例:一个小女孩,因为一场变故,精神出现错乱,误把自己当成了蘑菇,每天都穿着带斑点的花衣服蹲在角落里,一动不动,不说话,也不吃饭。这可急坏了妈妈,在那段时间她不停的开导、劝女儿说:你不蘑菇,是个女孩,是我的小公主,但女孩无动于哀。妈妈也曾强硬地把她拽起来,可刚拽起来,女孩就又蹲下了,如此反复数次,妈妈担心伤到女孩,再也不敢蛮干,只好由她,自己则一次又一次崩溃地大哭,哭完之后,又四处奔波请医生,希望能治好女儿的病,但多数时候都是徒劳。直到有一天经朋友介绍了一位著名的儿童心理医生。

经了解后,心理医生没说什么,就换了一套和女孩一样带斑点的花衣服,戴着伞状的帽子也蹭到女孩身边。

起初,女孩并没理会医生,医生也不讲话。过了一会女孩按捺不住好奇的问医生:“你是谁?”医生说:"我是一只蘑菇啊!”女孩“哦”了一声,继而沉默。

过了半小时,医生站起身,走到阳台上,伸了个懒腰,然后,找了个躺椅躺下。

女孩疑惑:“大蘑菇,你怎么动了?蘑菇是不会动的。”

医生反驳:“谁说的?蘑菇也要运动啊,也要晒太阳。”

“是这样吗?”女孩很是不肯定,可是,看到“大蘑菇”动了,她就跟着动了,也跑到阳台,找了把椅子晒太阳。

晒了一会,医生起身,到餐厅吃饭。女孩大惑不解:“大蘑菇,你为什么要吃饭?”医生说:“多吃饭才能长大啊,你瞧我想长成最大的蘑菇。”

“这样啊,我也要吃饭,我也要长成大蘑菇。”

就这样过了两个月,女孩的生活也回归正常。

用对方法很重要。

亲爱的家人们,故事看到这里,是不是想更明白:“何谓共情?”就是一个人能理解另一个人的处境、经历、设身处地得体验孩子的情绪、情感,这就是共情。

或者说:当下你的孩子处在一种什么样的情绪、情况下,那我们做父母的就要去和孩子暂时同频同角度去同感受他/她的感受。

上一篇 下一篇

猜你喜欢

热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