寻找回家的路(简牍954)
回家的路需要寻找?
在机关食堂,我问一位退休五年的周老师是否已在老家下马桥头建新房了,他说没有。理由很奇怪,自己养育的是女儿。又问来自衢州常山的退居二线的工商联秘书长近期有没有回老家去走过,回答说:很穷。然后,问自己。屈指一算,回梅江老家也只有两趟,一次是上坟,一次是为工作路过。不是儿子,老家的房子不会去管护,是儿子,因为老家生活条件差,很少回去看父母,而我也是儿子,总因父母久已离开人世,也是回老家的次数越来越少了。在这里,我是一点也没有批评秘书长的意思,说不定他把父母接到咱兰溪来赡养了。
应该是昨天早上吧,天下着毛毛细雨,但没有阻挡遛狗者外出的步伐。我与一位穿碎花淡青色连衣裙的中年女子一起肩并肩行走,等毛毛狗看到一棵樟树下有一丛碧绿的小草东闻闻西嗅嗅,我们俩会意地笑了。果不然,它提起右后腿开始撒尿了。我说:这是它想占领地盘。她说:听人说这是在做标记,以后它单独外出,就能找到家了。我说:养猫养狗最烦的是大小便和脱毛。她说自己家的毛毛狗从不拉大便在家里,一到早上,你不带它出来它就要汪汪叫。看来,还是狗用心,比较理解人类,不然,迟早被嫌弃,有家不能回。
因为兰江水猛涨,排水管道蝴蝶盖残破,江水倒灌,前天晚上,溪西老街部分路段和处在低洼处的老郭理发师租住的店面房都浸泡在水里。昨天下午六点,我去转了转,恰好两个来自市自来水公司支援老街抗洪的师傅在场。他们正商量着什么时候该停掉抽水泵,利于居民就地清扫。我从另一通道迂回到老郭理发店,他和妻子正好在清扫最后一洼洪水。见夫妻俩穿着高帮雨靴,又见白粉墙上的水痕有自己脚杆那般高,我明白了一天一夜二十四个小时被浸泡在水中的滋味。老郭说:已经习惯了,每年都要在家抗洪几次。抗洪也是自救,这比沿江干部群众在大雨里抗洪要好的多。我被他看似轻松实质无奈的话震动了。我说,要真正解决问题,整个溪西村和老街上的原居民都要异地安置,然后对地下管道基础设施进行全面更新。他告诉说,溪西老街是文保区,不可能被迁移,溪西村征迁后要预留公园和停车场用地,进行房地产开发,收支不一定能达到平衡。我们理解政府的难处。
老郭告诉我:十五岁前,在北京生活,之后回兰溪在溪西老街与妈妈(奶奶)生活,北京已经回不去了,如果老街拆建,我又不能回来了。好在已为儿子在新城区买了一套房子,以后政府真正把老街地下管道改造好了,还可以回来转转。
回家的路,只要你用心总能找到。
陈水河整理于2022年6月22日早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