妖言三国:移花接木之矫诏篇
文 | 妖音
却说曹操先发矫诏,驰报各道,而后广招义兵……
曹操因发矫诏而至此名望鹊起,同时这份矫诏也伴随着曹操是家喻户晓。然而《三国志·魏书·武帝纪》中却并未提及诏书只言片语,只是言道‘太祖至陈留,散家财,合义兵,将以诛卓。冬十二月,始起兵于己吾,是岁中平六年也。’显然正史中并无此事。
不过这份矫诏却并非小说凭空编造,历史之中确有类似之文书。
据《后汉书·袁绍刘表列传》中载,“东郡太守桥瑁就曾在讨董期间,诈作三公移书,传驿州郡,言说董卓罪恶,天子危逼,企望义兵,以释国难。”
故而历史中发起此檄文之人却是东郡太守桥瑁,而非曹操。而且严格来看,桥瑁也仅是假冒京师中三公文书,而非皇帝的诏书。
而桥瑁虽然假作京城三公书信,发檄文传至各镇诸侯共伐董卓,然而在历史中却是名声不显,后人也只能在他人的传记中找到桥瑁的影子,反而是其笔下的檄文推动了历史的发展……
据《后汉书·袁绍刘表列传》中载,“初平元年(190),绍遂以勃海起兵,与从弟后将军术、冀州牧韩馥、豫州刺史孔伷、兖州刺史刘岱、陈留太守张邈、广陵太守张超、河内太守王匡、山阳太守袁遗、东郡太守桥瑁、济北相鲍信等同时俱起,众各数万,以讨卓为名。绍与王匡屯河内,伷屯颍川,馥屯邺,余军咸屯酸枣,约盟,遥推绍为盟主。绍自号车骑将军,领司隶校尉。”
从时间来看,曹操于中平六年(189)十二月率先起兵,而其他各镇诸侯也是‘磨刀霍霍’,于初平元年(190)正月起兵,皆遥尊袁绍为盟主。正史之中未存只字片语,证明讨伐董卓是因桥瑁而起。
既然如此,桥瑁此时广发檄文,其目的究竟何在呢?这檄文又是如何推动历史浪潮的呢?
桥瑁虽是名声不显,却是汉末名臣桥玄族子,自然不会哗众取宠。据《后汉书·袁绍刘表列传》中载,“是时,豪杰既多附招,且感其家祸,人思为报,州郡蜂起,莫不以袁氏为名。韩馥见人情归绍。忌其得众,恐将图己,常遣从事守绍门,不听发兵。”至此方才有了桥瑁广发檄文,所以桥瑁的目的仅是用大义胁迫韩馥就范而已。
然而也正是此檄文间接帮助了势力弱小的袁绍,袁绍凭着袁氏的声望,借着反董的东风,顺势而起……
《资治通鉴》中载,“绍客逢纪谓绍曰:“将军举大事而仰人资给,不据一州,无以自全。”绍曰:“冀州兵强,吾士饥乏,设不能办,无所容立。”纪曰:“韩庸才,可密要公孙瓒使取冀州,必骇惧,因遣辩士为陈祸福,迫于仓卒,必具逊让。”绍然之,即以书与瓒……”《三国志·袁绍传》中言,“……后馥军安平,为公孙瓒所败。瓒遂引兵入冀州,以讨卓为名,内欲袭馥。馥怀不自安……”
至此我们忽然发现,以袁绍为代表的世族集团成就了董卓的崛起,而董卓的崛起同时也成全了袁绍霸业。这究竟是袁绍的精心策划,还是天意弄人呢……
关天化妖 音微梵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