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影简书电影院电影漫谈

《哪吒之魔童降世》——关于成长,关于现实

2019-08-08  本文已影响112人  苇子地
《哪吒之魔童降世》——关于成长,关于现实

这部电影对以往的哪吒形象以及相关的人物、故事情节等做了相当大的改编,更能表达导演的想法,同时逻辑也比较缜密,总体来还是相当成功的。

想通过这部电影分析几个问题。

1.哪吒的成长

首先,电影多次通过哪吒和李靖等人的话来传达“我命由我不由天”的思想,包括最后太乙真人总结:“不认命,就是哪吒的命。”但是整部电影看下来,用这个来作为电影的主旨好像稍有些不妥,当然,“我命由我”的观点毋庸置疑是没问题的,但在这个故事里,并没有把这个观点通过主人公哪吒的行动强调出来。导演如果想突出这个主题,那起码应该设置一些由别人来左右哪吒命运的事,然后通过哪吒的反抗,进而表达出“我命由我”。观察整个故事会发现,哪吒被别人插手命运最具代表性的时刻就是出生三年后的天劫。然而就在这最能体现“我命由我不由天”反抗精神的时刻来临时,他却……闭起眼束手就擒,直接认命了,这岂不有点可笑。反而是敖丙不相信命运,祭出万鳞甲,不惜牺牲自己性命与天雷作斗争。

其实,我觉得,在哪吒身上,这部电影最应表现的是自我认识和自我成长的过程。人是社会性动物,人的性格在很大程度上是由所处的环境所决定的。哪吒刚开始被所有人都当作异类,所以自己也很叛逆;从妖怪手中解救小女孩反被大家误解,心生怨恨:“好,你们觉得我是恶魔,我就做恶魔给你看!”……这些是恶的环境给他造成的影响。刚出生时他极其顽皮,咬住母亲的手以后,母亲不但没有挣开,反而是用温情的眼神感化他,使他第一次感到了人间的温暖;与敖丙酣畅淋漓的踢毽子,使他体会到友情的存在……这些是善的环境对他的影响。哪吒的心路历程一直在起起伏伏,人间恶的一面使他向恶发展,善的一面又把他拉回到好的方向。人成长的过程就是不断去认识世界的过程,一个人只有在既认识到人间的种种不好的方面,又认识到人间的真善美的情况下,依然坚定的选择自己的方向,才能做到真正的成长。

《哪吒之魔童降世》——关于成长,关于现实

2.龙  族

这部电影对龙宫的重新构想我非常喜欢。龙族不再是传统意义上万人敬仰的神,反而更像是一个政治斗争的失败者,表面上是担负镇压海底妖魔鬼怪的使命,实则连自己也一起被镇压在海底,难以翻身。(这也引出了一个问题,就是种族的偏见,下面会细讲。)哪里有压迫,哪里就该有反抗,龙族被天庭压迫之后,也想着反抗。然而,他们反抗的方式,不是革命式的推翻天庭,建立新的平等的体制,而是寄希望于族内有人能混入这个体制,在这个体制中得到话语权,进而为自己族人说话。这绝不是反抗精神,而是一种根深蒂固的奴性思维。

另外,在这部电影中,传说中的神,有了和人一样的情感,神的世界也有了和人间相似的体制,神界并不是一派祥和,同样也有各种偏见、嫉妒、贪婪和勾心斗角。这使得神有了人性,更能营造情节的张力,更能引起观众的共鸣,这是一个系列电影所必不可少的东西,导演在这方面的构思还是非常棒的。

《哪吒之魔童降世》——关于成长,关于现实

3.成见与偏见

观影过程中有句话给我很大触动:“(人)心中的成见是一座大山,任你如何努力都无法搬动。”

在这部电影里,有两种成见最能说明问题。一是陈塘关平民对哪吒的成见,从哪吒出生开始,他们就怀有成见,认定他是坏的,要李靖杀死哪吒;哪吒营救小女孩时,他们因心中对哪吒早就产生的成见而一口咬定是哪吒要害她。第二,是人界神界对妖族的成见。敖丙救了李靖,李靖感谢的话还没说几句,发现他是龙族(妖)之后,对他的态度瞬间大变;申公豹能力强过太乙真人,却因师父对妖的成见而未被列入十二仙班。

至于偏见,典型代表就是陈塘关平民。不论是前面各种冤枉哪吒,还是最后向哪吒下跪,其实是一样的愚昧无知。无论何时何地,他们都只能看到眼前的表象,看到什么便相信什么,从不去反思,不去思考事情发生的前因后果。现实生活中很多人往往也是这样,遇到一件事情,还没等搞清楚真相,就匆匆的下结论,说:“这肯定是怎么怎么样……”然而,很多时候,往往并不是那个样。

人与人之间的矛盾多数都是由成见和偏见造成的误会引起的,我们都是普通人,不可避免会对他人有着片面的认识,因此要随时提醒自己不要带有过多的先入为主的观念,尽量客观的去看待问题,在最大程度上减轻成见和偏见对自己和他人造成的误会。

《哪吒之魔童降世》——关于成长,关于现实

另外值得一提的是,这部电影人物形象都比较丰满,诸如敖丙以及申公豹等人的个性特点都值得观众去细细品味。这里不再多叙。

看更多精彩文章也可以关注我公众号——苇子地。

致力于分享优质的书,电影和音乐。

《哪吒之魔童降世》——关于成长,关于现实
上一篇 下一篇

猜你喜欢

热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