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部会员专题(齐帆齐)

01诸侯怀疑:禅让制不保?

2023-08-15  本文已影响0人  籽飞鱼1233

早期的氏族以首领为尊,大家都是平等的。但后来出现,小氏族归大氏族的现象,部落开始联盟,成立集团,并互相对立。

黄帝统一后,虽然天下服从,但各部落仍有重新独立的想法,而且仅凭黄帝一个部落,也是无法对天下诸部进行讨伐的。

直到夏后氏部族强大,又与涂山氏族强强融合,他们的部族实力就超越了每一位诸侯。诸侯起兵讨伐就是找死,因此大家都乖乖归顺,谁也不敢带头。见大家都归顺,其他个别的诸侯也是不敢随意挑衅,因为会被群起攻击。

氏族制度也是随着时代的变化,开始大大的改变,只有继任领袖的人选要经议事会认可的形式尚存。但这能长久吗,天下总不可能因为这个制度易主了吧,最强大的还是夏后氏。

按照这个制度,当时最有名望的,就是和禹并列的皋陶。为了尊重这个制度,当时禹的想法也是想要皋陶来继承的,并且让他全权处理政务。

在涂山之会以前,大禹就趁郊祀之际,要求诸侯留下助祭。因此在祭祀中,禹稽首伏地祷告,朗诵祝文。他为民为国祈福和祈求好年,并讲明自己是受位于舜,将来也不负圣人的制度,传位贤士皋陶,不以一家一姓,若有违此约,后世终将有一天被他人取代。

祭祀完毕以后,诸侯就拉了个小群,讨论起来了。他们觉得:禹的做法实在好笑,他推荐皋陶做天子,但皋陶已经是老病垂危,朝不保夕了,这难道不是虚领人情吗?

另一个诸侯说:我可听说了,禹的儿子启,手下心腹之臣很多啊,估计是要接替他大禹的位子了。这天下以后估计还得是夏后氏的天下,他大禹传位于贤人又有什么用啊?

说完,大伙就纷纷离去,回到自己的方国了。

大禹虽是诚心祭祀,但诸侯还是有三十多国中途离会,于是内心闷闷不乐。不服的国家大多是东南两个方向多,大概率就是旧九黎部族和东夷部族了。于是大禹决定召开涂山之会。

涂山之会,大禹身穿法服,手执玄圭,站在台上。四方诸侯围绕台子,按照自己的国家方位向中心台子叩拜。

大禹说:我开这个会呢,就是因为我自己德行很少很薄,所以希望大家能够指出我的过错,劝诫我。我知道后,一定会改正的。我赤手空足,治理水土,只是微小的功劳,但我平生呢,最自戒的就是骄字。先帝也常常告诉我,叫我不要矜伐争功,如果我有骄傲和矜伐的事情,请大家一定要告诉我,我洗耳恭听。如果不告诉我,就是对我不仁义啊。

诸侯们对禹的这种态度深感敬佩,于是就消除了以前的顾虑。

大约公元2113年,皋陶过世,葬之于六(lù),据传其封地为皋城(今安徽六安市)。

当大会结束,禹要回去时,却听说皋陶已经操劳过世了,他不禁悲痛万分,于是回都之后,参加了皋陶葬礼,之后又改立伯益为天子。诸侯们知道这件事情后,认为禹原来不是立虚名啊,于是就开始坚决拥护大禹。

上一篇 下一篇

猜你喜欢

热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