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儒、道专题菩提树下

《金刚经》讲义|第卅二品 应化非真分

2021-03-11  本文已影响0人  孙雪Kina

本文是从杨宁老师开示的《金刚经》讲义视频里整理出。

原文:

“须菩提,若有人以满无量阿僧祇世界七宝,持用布施。若有善男子,善女人,发菩提心者,持于此经,乃至四句偈等,受持读诵,为人演说,其福胜彼。云何为人演说?不取于相,如如不动,何以故?一切有为法,如梦幻泡影,如露亦如电,应作如是观。”

佛说是经已,长老须菩提及诸比丘、比丘尼、优婆塞、优婆夷、一切世间天、人、阿修罗,闻佛所说,皆大欢喜,信受奉行。

这一品的大意是,佛陀说:“须菩提,如果有人拿充满无量无数世界的种种珍宝用来布施,又有善男子,善女人发菩提心并按此经中的教义修行,甚至是经中的一个四句偈子受持读诵,为人讲说,他的福德超过前者。怎样为他人演说这部经呢?令自己安立于「心即万法,本来寂静涅槃,无生」的角度,不生知见,不着所有的相,不被身心内外一切境转,如如不动。为什么这么说呢?

一切有生灭变化的存在现象,如同梦幻泡影,如刹那闪过的电光,如晨露暂存,应当这样看待它们。”

佛说完这段话后,长老须菩提、以及所有的比丘、比丘尼、男女居士们、一切世界的天、人、阿修罗等众生,听到佛的说法都非常欢喜,愿意相信并身体力行去做。

这一品是《金刚经》的最后一品,在整个《金刚经》中,佛有六处提到“受持读诵此经,乃至四句偈等,为人说法的功德胜过用无量七宝用作布施。”这一品的重点是怎样为人解说。

佛说「不取于相,如如不动」。什么「不取于相,如如不动」?

如来安住在真空之境,不生法相,但在时空中为无量无边众生随机开示,而如来真空不生众生身相,不生众生心相,不生度众生说法的相,这样普度众生,无众生可度,无佛法可说,这即名为「不取于相,如如不动」。

如来语默动静皆是佛法,如在禅坐中,知身心虚妄,那身体的酸麻冷胀痛虚幻,头脑的杂念虚幻,闭眼看到的境界虚幻,身体外的一切声音、吵闹都虚幻,如果了知这一切都虚妄不实而安住,即是安住于无所住中。因身心内外虚妄,你能安助于哪儿呢?即是「不取于相,如如不动」。

如果行者能于语默动静,行动坐卧中不取于相,如如不动,即是安住于法界大定中。万法本无生,也即无形无相的如来空定,如来在空定中一言未出,有无量众生也可因此得度。

佛最后为「不取于相,如如不动」做了一个解释。因为在如来之境中,观这个世界的一切法,如梦幻泡影,如露亦如电,并告诉所有的闻法弟子,也应作如是观。《金刚经》的最后一首偈子,常被一些初读《金刚经》的人拿来运用,不但常挂在嘴边,在打坐中也常观想,把这世界万法观想成梦幻,观想成水泡,观想成露珠,观想成闪电,但这样做就大错特错了。因为又着了梦幻泡影,闪电露珠的相,佛说观一切如梦幻泡影,如露亦如电,是想告诉众生这世界万法,包括你自己的身心,是刹那变异生灭,无常的,是虚妄不实的,你不要执着了,不要再执着生命中一切的变异得失而痛苦了。当然,你的烦恼痛苦亦如露亦如电般的虚妄。安住于这种见地上,把令你迷惑,令你痛苦,令你快乐,令你渴求,令你恐惧的一切都当成梦幻泡影一样,你不需要纠结怎样拿怎样放,你只需要从梦中醒来。

佛说完所有的开示后,长老须菩提以及所有闻法大众都非常欢喜,马上信受奉行。

什么是信受奉行?即听懂了,并相信接受佛说的一切,而后马上执行。

下一篇:

回顾

上一篇下一篇

猜你喜欢

热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