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忆老树皮(文字版)散文

往事如烟176-拍戏趣闻:祝贺陈剑莹导演在戛纳国际电影节获奖

2022-06-04  本文已影响0人  北京老付

写出这么一个题目后,马上想到,会不会有人觉得我是在借名人蹭热度啊?必须赶紧声明:我跟陈剑莹导演不是熟人,也不是朋友,只是一起拍过戏而已,准确地说,我认识她,但她未必还记得我。

但我们毕竟在一起拍过几天戏,有一段很愉快的记忆,后来在微博上也有过一些沟通,一直在关注她的艺术成就。前几天在新闻节目里看到,陈剑莹导演在第75届戛纳电影节荣获“最佳短片金棕榈”大奖,成为第三位获此殊荣的华语电影人。确实从内心里为她感到由衷的高兴,所以还是想写几句。

之所以如此高兴,是因为我见证了陈剑莹导演从初出茅庐到荣获国际大奖的这样一个成长过程,感慨她的进步之快,成绩之大!

2018年夏天,我有幸参与了陈剑莹导演的一部过于父女关系的短片,海选演员,我和好几位经常演老父亲的演员都去面试了,很幸运,最后选中了我。

面试时我前面坐了很多人,我不知道谁是导演。进组后第一天,我们几个演员在会议室等着和导演见面说戏。

一会儿进来三位年轻女孩,都是二十三、四岁的样子,我们以为是剧组的工作人员,就没有理睬,继续聊天,后来有人指着中间一位女孩介绍说:“这位是陈剑莹导演。”我们都惊呆了,太年轻了,太漂亮了,太时尚了!与我们经常见到的那些沉着、老练、威严、气场满满的男性导演差距太大了!后来悄悄打听了一下,那年她才23岁。

陈导陪我们上街,看上去就像是个女学生

我们以为在一个“小姑娘导演”的剧组会过得很轻松,但是我们想错了,平日文静不大说话的陈剑莹导演在拍摄现场是非常有主见、要求也是非常严格的。

记得有一天,拍我这个老父亲被女儿呵斥的一场戏,从晚饭后一直拍到深夜,一遍又一遍,总是不满意,不断地提出修正的细节。最后收工时夜已深,已经没有地铁了。

陈剑莹导演关心地问我要不要派个车送我回家,可我知道剧组只有两辆车,怎么可能送我一个人走呢。我说不用了,还有夜班车呢。那天晚上我一个人在北京郊外漆黑的路边等待夜班车,很久很久才来了一辆,我到家时已经是半夜一点钟了,第二天还要起早继续拍摄呢。但是我理解陈导,一部片子就必须这样细细地抠,才可能成功。

不过,有时候陈导也会表现出小姑娘的一面。

有一场戏需要在北京的一个著名的广场拍摄,尽管那个广场允许游人拍照,但是对众多人一起拍戏可能会有限制,陈导特意让摄影师换了一台微型摄像机,尽量不惹麻烦。

但是拍到一半时,可能是因为我们这边动静太大,聚集人员较多,我们的拍摄还是被警卫发现了。

一位个头很高、很威严的警卫来到我们身边,严肃地警告我们不许拍摄,否则就如何如何。

我们赶紧点头微笑,表示不拍了,警卫转身离开。

回头看看陈导,她竟然紧张得满脸绯红,一副不知所措的样子。我们几个年纪大的演员还去安慰她:没事的,你看,远处很多人在拍照呢。

陈导定了定神,对摄影师说:“赶紧把已经拍摄好的素材拷出来,单放一个地方,别被人家没收了。”

等警卫走远了,陈导小声跟我们说好下一个镜头的走位和具体要求,约定不再发出任何口令,我们几个开始像普通游人一样走动,谈笑。摄影师和陈导坐在地上不动声色地拍摄,就这样,无声无息地把后边的几个镜头顺利拍完了。

那部片子播出之后,反应很好。

从那以后,我就没有再见过陈导。

有一次我在她的微博上给她留了几句问候的话。她还回复我说:“我也很怀念那次在北京拍戏的时光,您的老父亲演得很棒,希望有机会再合作。”

尽管我知道,随着陈剑莹导演的事业蒸蒸日上,我这样的业余演员不可能再有机会拍她的戏。不过,有过这样一次成功的合作足矣!

几年的时间过去了,今天看到年轻有为的陈剑莹导演跨越东西方语境,站在戛纳的颁奖台上,领受着属于她的荣耀,感受着全世界的祝福和掌声,真心地为她感到骄傲。

我相信,陈剑莹导演在未来的导演生涯中一定能为中国拍出更多更好的优秀影片。

上一篇下一篇

猜你喜欢

热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