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书社区守护者联盟超级权重点赞文章汇总捡一个好文日常随笔记

老树林的一角

2022-11-27  本文已影响0人  洛北河刘泽清

    一栋红色的大楼,耸立在年嘉湖畔,我们的老年大学就在这大楼之中。611教室里,写作班几十位同学每周三都要在这里上课。

    老年大学都有一个共同的特点,女同学比男同学多,难怪有人戏称这是一个鲜花盛开的地方。

    刚退休的娭毑像那雪中的红梅,在寒风中挺立身姿,舒展胫骨;八十多岁的老娭毑,笑起来像一朵朵美丽的千日红,花色艳丽光泽,花干后而不凋,经久不变。

    上课前,老师会提前半小时进来,坐在讲台上专属于他的那张椅子上。同学们陆陆续续的走进教室,互相打过招呼,然后天南地北的聊起天来。

    九点的上课铃一响,同学们立即安静下来,以一个学生的身份端坐在椅子上,紫红色的课桌上早已放好了课本和笔记本,每个同学都在集中精力听课,认真的记着笔记,大家眼、耳、手同时并用,看、听、写交替进行,生怕漏掉老师说的每一句话。

    每张课桌上都有编号,同学们都按班主任根据年龄大小顺序排好的座位就坐。

    第一次来到写作班时,我的座位是二排的九号,八十二岁的肖大姐是班上的头号学员,坐在头排一号的位置上,我正好坐在她的后面。

    她是一位老知识分子,大学毕业以后当上了一名药剂师,因爱好文学,退休后没有闲下来,省老干大学刚刚开班不久她就来了,用她的话说就是“我在老干大学写作班混了好多年了!”

    她个子不高,无情的岁月让她的腰有些弯曲,走起路来虽赶不上年轻人的速度,步伐还算稳健。花白的头发下有一双有些老花却还是有神的眼睛,看着老师在黑板上书写的每一个字,握着钢笔的手还像当年那样灵活,不断的在笔记本上写写画画。

    有一次我无意中看到了她放在课桌上的笔记,在那密密麻麻写满了字的本子上,她还画了一个又一个圈,被圈了的文字大概就是她认为是重点要学习或者要记住的内容吧。我马上对这位老人肃然起敬,于是她成了我在老干大学第一个学习的榜样。

    一个月以后我也像她那样开始学习写文章,我也不怕丑,将文章发到班群里,差不多每周有一篇,结果获得了她的关注,大概她认为我也像她一样喜欢写作,也算一个喜欢学习的同学吧,不久她送给我一本书名叫《情》的诗文集,这是她上老年大学后于2015年完成出版的一本书。

    有的同学年轻时就喜欢文学,有过当作家的梦,由于生活所迫及自己无力控制的原因被耽搁了。退休后,有了安定无忧的生活,于是怀揣着过去曾经有过的梦想,走进了老年大学的课堂。肖大姐就是一位带着作家梦走进写作班的。在她的诗文集《情》中告诉读者说,她是“少年时怀惴文学的梦,却走入了医药的圣门。”省老干大学让她重新拾回了梦想。

    也有的学员只是不甘心过退休后寂寞的生活,想用“文化养老”的方式度过晚年,随便在老年大学报了个名,鬼使神差的成了写作班的学员。学着学着就爱上了这门课,对学习写作产生了兴趣,同时也找到了快乐。

    我就是这后一种学员,尤其是收到几个同学的赠书以后,我受到了鼓舞。这些书的作者有的原来是医生、有的是会计、有的是单位里的行政工作者。总之,写作是他们退休后自己选择的一项丰富自己、完善自我的工作。

    廖同学出生于一个普通的家庭,父亲是个医生,自己是工厂里一个普通的会计,通过在写作班的学习,写了一本叫《大家庭的故事》的记叙散文,洋洋洒洒十几万字,这个大家庭中每一个人的故事,不仅展现了她们家的历史,也呈现出一段普通人的生活画面。

    家庭是社会的缩影,她的文字记录了一段历史。

    社会的老年化越来越明显,如果把人比喻成一棵棵树,那么社会就是一片大森林,老年大学就是其中一片老树林,写作班只是是老树林里的一角。

    虽然褐绿色的树皮上面的裂纹像一位老奶奶额头上深深的皱纹,摸起来非常粗糙,但茂密的树干上仍然年复一年的长出绿叶,开出各种花朵,结出丰硕的果实。

    我们的老师是一位退了休的文化人,也是这片老树林里的一棵树。有同学问他:

    “老师,现在是金钱至上的社会,你在老年大学上课图的是什么呢?”

    老师那双睿智的眼睛看着同学有些不解和疑惑的脸回答道:

    “我只是想尝试一下在老年大学上课的生活,同时也是我的文化养老方式。”

   

   

上一篇 下一篇

猜你喜欢

热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