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孟子·告子上》15:“小人”是怎样炼成的

2022-10-28  本文已影响0人  花石冈

《孟子·告子上》15:“小人”是怎样炼成的

公都子问曰:“钧是人也,或为大人,或为小人,何也?”孟子曰:“从其大体为大人,从其小体为小人。”曰:“钧是人也,或从其大体,或从其小体,何也?” 曰:“耳目之官不思,而蔽于物。物交物,则引之而已矣。心之官则思,思则得之,不思则不得也。此天之所与我者。先立乎其大者,则其小者不能夺也。此为大人而已矣。”

“小人”在孔子、孟子的精神世界里,不仅仅指道德水准不高的人。在这里,孟子第一次给“小人”下了一个概括性的定义。

孟子认为“从其小体为小人”,这句话是有背景材料的。先前孟子指出,“养其一指而失其肩背”者是个糊涂虫——那些沉溺于自己的一根手指头而忽略对整个肩背关注的人是个糊涂虫,推而广之,凡是因关注自身的一些细微方面而忽略对整体、关键方面关照的人,都是糊涂虫。凡是意识不到应该对大的方面、重要的部分认真关照的人都是糊涂虫,都是孟子讲的“小人”。

“小人”是怎样练成的?

一、不能“明心”

人生天地间,难免面对各种各样的问题。即便是坐下来了,各种纷纷扰扰也会纷至沓来。在看到问题,解决问题的过程中,难免制造和看见更多的问题。用孟子的话讲就是“物交物,则引之而已矣”,在面对事物,被事物遮蔽的情境下,被一件有一件的事儿,一样有一样的事物牵着鼻子走。

这样的场景中,人可以看见问题,看见事物,看见世界的纷纷纭纭,唯独看不见的就是自己的心,唯独看不到的是自己的心才是自己的主宰。

不能“明心”,则无法看到问题的本质,只能被事物牵着鼻子走。这样的人,便是孟子所说的“小人”。

二、不能“用心”

什么是“用心”,说到底就是用自己的心展开思考。

孟子讲“心之官则思”——让自己的心成为主宰,发挥主观能动性,才能去思考问题,明晰问题的本质。

孟子还讲“思则得之,不思则不得也”,用心思考了,才能明晰自己面对的关键问题是什么,才能明了自己该如何与这些问题相处。如果不让自己的心成为主宰,不用心思考,则永远不明就里,即便有所行动也是盲目行动,即便有结果也是误打误撞。

不能用心思考,便不能达成自己与世界的和解,无法在自己的世界里成为自己的主宰,这种情境里的人,仍然是孟子眼中的“小人”。

三、不能“尽心”

一旦“明心”,便有机会把外在世界转化为“我的世界”;一旦“用心”,便可以成为“我的世界”的主宰。

仅仅成为“我的世界”的主宰还不行,还要“尽心”,才能得其“大体”。

怎样得其“大体”?不但要用心从“我的世界”把那些“大体”打捞出来,而且要穷尽自己的心力先去解决这些“大体”。孟子讲“先立乎其大者,则其小者不能夺也”,这样的人才算是大人。

不能自“我的世界”中找到“大体”,不能全力以赴把“大体”立起来的人,说到底仍然是个“小人”。

“小人”是怎样炼成的?

不能“明心”,丧失“我的世界”,所以迷失在外在世界里不可自拔;不能“用心”,不愿意通过用心思考把“我的世界”中的大体辨识出来,在“大体”上下功夫,眉毛胡子一把抓或者捡了芝麻丢掉西瓜;不能“尽心”,心中也知道“大体”“小体”,却总是傍依和沉溺于“小体”不可自拔,最终远离和丧失“大体”。

一句话,没有内在仁心,不能尽内在仁心的本质属性,这样的人最终就是个“小人”。

上一篇 下一篇

猜你喜欢

热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