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是七零后文艺青年成长励志读书

致良知——一读《知行合一王阳明》

2019-02-10  本文已影响303人  上午咖啡下午茶

王阳明心学,是这两年火起来的。之前,我一直不知道有王阳明这么个人。至于理学代表的朱熹、程颐倒是略有耳闻。

学习王阳明心学,首推是他的《传习录》,读过一点儿,很晦涩,要理解半天,再悟,再内化,有点累!虽然在啃,但是始终不得要领。前年夏天在北京火车站候车室等车时,无意中发现了度阴山的这本《知行合一王阳明》。当时没有买,一来担心这种地方的书可能是盗版的,二来那次行囊中购买的书已经很多,箱子有点沉了,怕拿不动了!然后,就淡忘了。

在读《传习录》的过程中,脑子里时常会想起那本《知行合一王阳明》的封面,黑色底子,黄色书名,下面是瘦削的一张脸,应该就是王阳明的头像。啃书的过程中,就会想起度阴山的书来,终于放下了《传习录》,网购来了《知行合一王阳明》,于是开始通俗易懂地了解王阳明心学了。

应该说,这套书很好地结合了王阳明的生平及其心学诞生、发扬光大的过程,同时,作者也很好的站在自己的角度,解读了王阳明心学的要义,有些还是逐字逐句地解读,把《传习录》放在那样的历史背景下去解读,更容易理解了。想来之所以之前阳明心学没有被国人认可,大约是因为王阳明的心学是唯心的,唯心主义是被国人鄙弃的,而无产阶级是崇尚唯物主义的,所以理学代表朱熹被推崇到了一个无以复加的高度。

闲话少叙吧!

了解王阳明心学的过程,恰好是读《当下的力量》的时候,在《当下的力量》这本书中提出了关于思维左右我们的种种弊端,书中倡导我们跳出思维的掌控,不被过去未来所困扰,安心地处在当下的每一刻,做好当下。这个理论不错,过去无可更改,未来无法掌控,事实上,任何事情都无法发生在过去,也不可能发生在未来,只有当下是我们可以控制的。那句话说得好:开心是一天,不开心也是一天,为什么不开开心心地过好每一天呢?也就是说,我们的状态取决于我们当时当下的心态,而这个心态往往会被过去已经发生的事情或者未来我们担忧的事情所左右,然后我们惶惶不可终日地度过当下,过去之后又会懊悔。

可是,能够真正不受自己思维的限制,好好享受当下的又有几人呢?

就像我们读过了《当下的力量》,明白这个抓住当下的道理,可是我们还是会被过去、未来所搅扰,并不能很好地沉浸于当下。即使我们知道我要享受当下,而这个念头飘过后不久,我们的思绪就会天马行空,然后过去未来就会不期而至,烦恼也就不期而至了。

王阳明心学给我印象最为深刻的,就是他的“致良知”的理论了。王阳明说,跟着自己的心走,一定没有错!

天上掉下个砖头,我们毫不犹豫、绝无例外地会躲避,即使没人提醒我们也会这么做;如果掉下来的是个人呢?我想我们会不由自主地伸手去接的,这就是心告诉我们的,或者说是良知告诉我们的。

也就是说,无论应对什么问题,我们的心会在第一时间告诉我们如何正确应对。我们烦恼的原因也是,当心告诉我们应该怎么做时,我们瞻前顾后,忽略这个直觉而考虑各种情形,思考各种可能性,甚至心告诉我们的比较艰难,而思维让我们更舒适,这时往往会使我们错失良机,或者丧失斗志,使得事情向着不好的方向发展。好坏就是一念之间,这个“一念”,其实就是思维啊!就是我们后天的认知啊!

致良知,就是要让我们遵从我们的心,去做本来应该做的事,而不受其他因素的影响。就好像在简书中坚持日更一样,我们都知道这样坚持一定会有好的结果,所以我们开始了,但是思维会给我们找各种借口,工作忙,还有很多事,朋友应酬,家务繁多等等,这些借口是导致我们放弃的。而良知是告诉我们应该坚持的。如何取舍就是良知与思维的战争啦!

电影《摔跤吧,爸爸》中,吉塔第一次去和男孩子比赛,选择了一个最强的选手,周围人都不看好,还有人劝爸爸马哈维亚把吉塔带回去吧,不要比赛了,马哈维亚回答说:“恐惧是最大的敌人。至少现在的吉塔战胜了恐惧!”想来彼时的吉塔真的是初生牛犊不怕虎,她没有先入为主的影响,所以遵从了自己的内心,选择了强大的对手,也正是最终失利于这个对手,激发了吉塔想赢的内心,这不就是一个致良知的过程吗?吉塔遵从自己的心,不服输,这才有后来的逢战必胜,所向披靡;而吉塔在国家队训练时受到外界的诱惑,这当然就是大众认知的思维在作祟了,所以,当吉塔回头时,也就是她回归了自己的良知,回归了自己的心啊!这个时候的吉塔战胜了自己,战胜了对手,获得了胜利。

这样的例子真的不胜枚举。所以,守好自己的内心,遵从自己的内心,当自己的内心知道自己的方向的时候,即使可能走一些弯路,但是会始终有一个信念支持自己的。人生的试错机会不多。每一次错其实都是我们没有守心的缘故。如何能够守住自己的初心,这个才是我们修行的关键啊!

上一篇下一篇

猜你喜欢

热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