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多祝福过大年
杭州灵隐寺已连续12年免费向市民发放祈福年历,2024甲辰龙年年历祝福语为“龙德耀日”。光泉法师说,龙是中国传统的文化符号,一直有神圣、吉祥的意义。龙的精神表现为自强不息、朝气蓬勃、奋发向上、开放包容。他解释说,中国自古以来就有明德、敬德的传统,先哲倡导为政以德、崇德尚贤。龙是中华传统文化中的重要符号和象征,“龙德耀日”是指高尚的品德像太阳一样普照大地、长养万物,勉励大家同心同德、论德使能、自强不息、进德修业,认真感受每一天阳光的灿烂。
逢年过节送祝福并非是当代独有的现象,事实上,从中国古代的递帖到早些年的寄贺卡,再到现在的手机发祝福,祝福的媒介与形式一直在随着社会的发展而变化,而我们也在习惯并迎合着这些形式,最终媒介与我们共同完成了节日祝福习俗的变迁。
在节日期间对亲朋好友表达祝福之意,从不是一种纯粹个人性的行为,它蕴含着集体性与社会性的心态、语言和行为模式。注重人情伦理的中国人能够在节日期间的交往与祝福中加强亲族联系,调节人际关系,而节日中的礼仪习俗背后是以人情、伦理为核心的社会交际行为,无论是何种形式的传送祝福,都是基于传统礼仪习俗而形成的。
心理学研究告诉我们,人们喜欢接受别人的祝福、希望未来更美好,也相信这些祝福和希望一定会在自己身上梦想成真。
事实上,面对纷繁复杂的世界,每个人也只有有限的控制力;从人的生命历程来看,我们的未来是黯淡的,因为青春活力会消退,健康体力会减弱,才华智力会降低,珍贵友情会消失,工作角色会不再,而且我们自己、我们深爱的人总有一天会离开这个世界。但心理学家泰戈尔在《乐观:希望的生物学》中提出:乐观思维是人类在漫长的自然选择过程中逐渐进化出来的特征。因为一个人如果现实或悲观地看待未来和不可避免的危险、疾病和死亡,就缺乏动力去做对生存必不可少的事情,最终被自然淘汰;相比之下,一个人如果乐观地看待未来和不可避免的危险、疾病和死亡,就会有很强的动力生存下去,最后在自然选择中胜出。有更多的心理学家通过研究发现乐观思维可以给人带来更强的主观幸福感、更高的关系满意度和更强的逆境适应能力,执行任务时会坚持得更久,还可在免疫机能、血压、疾病进展等体检指标上显得更健康。
过年祝福的意义并不在于其有没有用,更大程度上来说是人们对于新年的一种希冀,一份期盼,一份憧憬,一种心愿。
节日与仪式意味着有别于日常生活的情感与审美体验,而我们念念不忘的正是那些仪式中真切的情感流动,也因此,我们能传递的正是我们所期待的充满情意的祝福语。
拜年时更加常见的祝福语是四字格,“恭贺新春”“一帆风顺”“四季平安”“五福临门”,表达了朴实而真诚,简单而美好的祝愿,浓缩、凝聚、孕育着千百年来人们追求仁爱和睦、和谐幸福的文化基因和文化精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