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活太安逸,所以想逃离,错了,安逸才是最大的杠杆
![](https://img.haomeiwen.com/i1076765/a223929577e519fe.jpeg)
一、反脆弱
反脆弱这本书,真是不同人不同的解读,樊登的解读又是别具一格。
获益最大的,就是他对杠铃策略的举例。
杠铃策略,从字面上看,就是两头各占一半。其实不然,杠铃最讨厌的就是平衡和中庸,要的是极端,一端是安全,极端的安全,一端是冒险,极端的激进。
很多成功的科学家都是牧师,why?牧师是一端,可以保他生活无忧,还拥有更多的闲暇时光,这些闲暇用来做另一端的事情,科学研究。科学就是不断推翻自己的学问,而且具有极大的不对称性,失败的次数根本不重要,只要有一次成功,就将名垂青史。爱迪生的发生故事谁都知道,你说,他为了测试灯丝,失败了多少次,这有关系么?没有,他的成功只在那成功的一次,这是杠铃的一端在起作用。
二、两个推论
从这个理论出发,其实就可以知道两个推论:
1、每个人至少应该有一端是安全的;
2、那一端应该是失败次数越多越高兴的,这应用了否定法。
三、第一端就是要安逸
第一个推论,应用到工作中,可以知道。如果你想辞去一个工作,是因为工作太烦闷,太清闲,感受不到挑战,而且可以一眼望到未来,那么这个工作就是你最可靠的第一端。现在你该做的,不是辞去工作,而是去寻找第二端,也就是开发斜杠。就像樊登一边做大学老师一边做读书会一样,就像李笑来一边做英语老师一边写书一样,就像现在那么多守着可观薪资的工作,开发自己的剩余一样。这时候,让你郁闷的不是工作,而是空闲时间太多,没有外来的压力,那就先找个压力源,让那些闲暇时光成为积累的力量。
反之,如果一个工作让你每天忙忙碌碌,挣着一些糊口的钱,而且时间都被霸占了,并且竞争压力极大,这个工作就不是第一端,而是全部,因为你无法开发出来任何的第二端,你的时间和精力都被占用了,这个时候,最重要的事情应该是寻找第一端,找到一个可以安稳且有一些剩余时间的工作。需要拼命干才能成功的职业,都是对称性、脆弱性高的职业,而且天花板一般可见,当然如果这个天花板可以当自己的第一端,那么坚持下去还是有必要的,最怕快递员、外卖员这样的职业,干得多挣得多,干得少挣得少,极度依赖又极度线性。
四、第二端才是冒险
第二个推论,适用于第二端的寻找。在第一端是要避免犯错,因为稳定的环境带来的周围人群基本不能接受犯错,这就需要你准备两套完全不同的操作系统,在杠铃的两端自由切换。李笑来说,每个世界其实都有自己的镜像世界,是以运气为分界线的,越依靠运气,不对称性越高,而这两个世界,是我们必须同时拥有的,而且应该把第一端当做生活的世界,第二端当做冒险的世界。斜杠如果去做两个第一端,那还不如不做,第二端一定要是高风险高收益的。投资,写作,做社群,要带动一批人跟你走,是要撬动资源的。
当第二端第一次生效后,自身的反脆弱就更强,因为第一端是自我提供的,不是外来提供的,基本不用靠什么稳定的政策和环境了,从而能够接受更大的冒险,也就能收获更大的收益。
五、小镇最好
这几乎决定了每个人的事业轨迹,先要寻找一个稳定的收入,不要求多,够生存就行,更重要的是,要拥有闲暇的时间,起码要有下班后的8小时,然后用闲暇的时间去寻找冒险的第二端,风险越高的行业越高兴,这些失败的经验都是可以卖钱的,不只可以让自己更好,也有很多人感兴趣。
如此说来,其实小镇青年更有可能成功,因为他们得天独厚的拥有第一端,生活无忧、时间基本无限,只是他们的难点在于安逸到想不到要去寻找第二端,而且在本地第二端的可能性也太少了,但是网络社会已经无限拉近了第二端的地理位置,现在正是这些小镇青年的爆发良机。
而大城市虽然机会很多,但是第一端严重不足,很多机会其实不能叫做机会,因为他一直处于高压力的allin状态,或者说他的第一端被压缩的很小,当第一端能够分出足够的资源时,有些机会就已经过去了。只不过因为大城市的基数足够大,绝对数字看起来好看些。
所以,如果你在小镇基本衣食无忧,或者可以做到把小镇当成最后的港湾,啥时候回去也不至于比大城市过得更差,那么,这时就该走了,去寻找那个第二端,第二端才能把你送到云端。
六、善用空闲
现在很多人做的事,就是开辟职业外的途径,因为有了闲才有追求,不满足因为太闲,所以,这是符合发展规律的事情,也是必然要做的事情,否则就是暴殄天物,身在福中不知福,这大把的时间,堪比白花花的银两,与其让别人收割,不如投资自己。
这个度,就是一句话,“大不了老子回家卖红薯”,因为,这已经是最坏的结果,是一个并不可怕的结果。
承受的了失败,才大概率会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