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书摘

《从晚清到民国》:“外患”往往都是偶发的;而“内乱”则多为历史的

2021-11-30  本文已影响0人  书摘迷

↑↑关注我们

每天看书摘

《从晚清到民国》作者:唐德刚

在史学大家唐德刚的慧眼中,“人文史观”一如“自然史观”,1840年的一场战役不仅掀起了中国社会政治形态的大变革,也使历史潮流中的长河,尤需历时百年的诡谲动荡,方能进入壮阔的太平洋。

唐老师的《从晚清到民国》一书,采取夹叙夹议的方法,对晚清到民国这一时期发生的太平天国、甲午战争与戊戍变法、义和团与八国联军、袁世凯、孙文与辛亥革命四件大事进行研究,对这一时期的中国社会文化转型称之为“历史三峡”。

精选书摘

1.记得胡适老师曾谆谆告诫我辈说,有一分证据说一分话,有九分证据不能说十分话;又说文人之笔和武人之枪,是一样厉害,不可轻用。

2.朋友,我们要记着,所有搞独裁专制的独夫政权,没有一个是把老百姓放在心上的。这些英雄好汉大都起自民间,出身于被压迫阶级。可是他一旦翻了身,其狠毒、其腐化、其堕落、其制造被压迫阶级而奴役之的劣行,往往百十倍于原先的压迫阶级。

3.写历史的人不能小视“高干子弟”这个东西。因为他们得天独厚,家庭影响深远;受的教育最好,知道旧政权的内幕最真切,接受新思想也最快。他们如果不流于吃喝嫖赌、贪赃枉法而有心为国为民,他们往往是传统中国里最精彩的接班集团或进步改革人士。

4.天下事总是有其两面性的。门户开放虽然失败了,却反映出一个列强“均势”(balance of power)的局面。任何强权,在诸强相互牵制之下为非作歹,都要三思而后行。清朝政权就仰仗这点均势,又多活了十年。否则,如中国真的被列强瓜分了,孙中山领导的革命运动也就搞不起来了!

5.在我国冗长的历史里,“外患”往往都是偶发的;而“内乱”则多为历史的“必然”。

6.清朝也是我国历史上(包括国共两党的政府在内),唯一没有全国性“徭役制”(corvée或forced labor)的一个朝代(见《皇清通考》)。若论政府对人民的剥削,清朝实在是最少的啊!

7.什么叫作战争呢?西人有言曰:“战争”者,“政治”之延续也。不知“战”前的“政治”,空谈“政”后的“战争”,小儿科也。

8.史达林说:“死一个人是件惨事,死一百万人只是个统计数字。”

9.据笔者的一家之见,太平天国运动最大的致命伤,实在是他们那一知半解,却十分自信,而万般狂热的宗教。兴也由它,败也由它。

10.我们甲午战败(1895),非由于器械之不精也,资源之不广也,或人才之不足也。我们之败,是败在颟顸落伍、贪污无能的政治制度——我们的“祖制”,也就是属于前一形态的老制度。搞“坚船利炮”搞了数十年,至此朝野上下始如大梦初醒。原来没有个赶上时代的政治制度,则纵有超等的坚船利炮,旧瓶装新酒,也无济于事。

上一篇下一篇

猜你喜欢

热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