岳飞精忠图报国,豪迈词曲惊鬼神|宋词佳作欣赏(35)
岳飞(1103—1142),字鹏举,相州汤阴县人,南宋抗金名将。他于北宋末年投军,自1128年遇宗泽起到1141年为止的十余年间,率领岳家军同金军进象行了大小数百次战斗,所向披靡,“位至将相”。1140年,完颜兀术毁盟攻宋,岳飞挥师北伐,先后收复郑州、洛阳等地,又于郾城、颍昌大败金军,进军朱仙镇。高宗却意在求和,以十二道“金字牌”逼令退兵,岳飞被迫班师。在宋金议和过程中,岳飞遭受秦桧、张俊等人诬陷入狱,后被以“莫须有”罪名杀害。宋孝宗时岳飞冤狱被平反,改葬于西湖畔栖霞岭。追谥武穆,后又追谥忠武,封鄂王。
饮马长江满江红
(登黄鹤楼有感)
遥望中原,
荒烟外,
许多城郭。
想当年花遮柳护,
凤楼龙阁。
万岁山前珠翠绕,
蓬壶殿里笙歌作。
到而今,
铁骑满郊畿,
风尘恶。
兵安在,
膏锋锷。
民安在,
填沟壑。
叹江山如故,
千村寥落。
何日请缨提锐旅,
一鞭直渡清河洛。
却归来再续汉阳游,
骑黄鹤。
黄鹤楼【注】黄鹤楼:旧址在黄鹤山(武昌)西北的黄鹤矶上。陆游《入蜀记》:“黄鹤楼旧传费玮飞升于此,后忽乘黄鹤来归,故以名楼”。万岁山:即万岁山艮岳,宋徽宗政和年间所造,消耗了大量民力民财。据洪迈《容斋三笔》说:“(万岁)山周十余里,最高一峰九十尺,亭堂楼阁不可殆记”。
蓬壶殿:疑即北宋故宫内的蓬莱殿。这四句形容北宋汴京宫室壮丽,富庶繁华。铁骑:指金国军队。郊畿:指汴京所在处的千里地面,又指金国铁浮屠重甲骑兵。风尘:指战乱。杜甫《赠别贺兰铦》:“国步初返正,乾坤尚风尘”。风尘恶,是说敌人占领中原,战乱频仍,形势十分险恶。膏:滋润,这里做被动词。锋:兵器的尖端。锷:剑刃。《庄子·说剑》:“天子之剑,以燕峪石城为锋,齐岱为锷”。这两句是说兵士们在哪儿呢?他们(的血)滋润了兵器的尖端(意为被刀剑击中而死亡)。
沟壑:溪谷。杜甫《醉时歌》:“但觉高歌有鬼神,焉知饿死填沟壑”。这两句是说老百姓在哪儿呢?他们已因饥寒交迫而死,被丢在溪谷中了。缨:绳子。请缨,请求杀敌立功的机会。《汉书·终军传》记终军向汉武帝“自请愿受长缨,必羁南越王而致之阙下”。河洛:黄河、洛水。这里泛指中原。这句是说哪一天能向皇帝请求,并得到他的命令率领精锐部队,挥鞭渡过长江,收复中原。汉阳:武昌西北。
跃马征战这首词写于南宋绍兴四年(1134),作者出兵收复襄阳六州驻节鄂州时。词人在黄鹤楼之上遥望北方失地,引起对故国往昔“繁华”的回忆。万岁山亦名艮岳。据《宋史·地理志·京城》记载,徽宗政和七年始筑,积土为假山,山周十余里,堂馆池亭极多,建制精巧,四方花竹奇石,悉聚于此。
“到而今”,北方遍布铁蹄的占领区,生活在水深火热中的人们的惨痛情景。与上段歌舞升平的景象强烈对比。“兵安在?膏锋锷”,“民安在,填沟壑”。战士浴血奋战,却伤于锋刃,百姓饥寒交迫,无辜被戮,却死无葬身之地。作者恨不得立即统兵北上解民于水火之中。末三句,词人乐观地想象胜利后的欢乐。眼前虽登黄鹤楼,但心情无法宁静。待到得胜归来,“再续汉阳游”时,一切都会改变,那种快乐,恐只有骑鹤的神仙才可体会吧!
小重山
昨夜寒蛩不住鸣。
惊回千里梦,
已三更。
起来独自绕阶行。
人悄悄,
帘外月胧明。
白首为功名。
旧山松竹老,
阻归程。
欲将心事付瑶琴。
知音少,
弦断有谁听?
【注】小重山:词牌名。一名《小冲山》、《柳色新》、《小重山令》。唐人常用此调写宫女幽怨。寒蛩:秋天的蟋蟀。千里梦:指赴千里外杀敌报国的梦。
三更:指半夜十一时至翌晨一时。月胧明:月光不明。胧,朦胧。功名:此指为驱逐金兵的入侵,收复失地而建功立业。旧山:家乡的山。付:付与。瑶琴:饰以美玉的琴。知音:比喻知己。
神武元帅这首《小重山》上片着重写景:山河飘摇,国家残破,作者夙夜忧患,而昨夜深秋的蟋蟀却小停地呜叫,催逼着词人心中的隐忧和悲愤,使克复中原的责任更加沉重,“惊”字充分表达了在秋夜蟋蟀的凄清呜叫中作者终夜难眠的情景。周围静悄悄的,独自在台阶前徘徊。深秋的月夜,凄清冷淡,词人感到孤独寂寞,心事无法向人诉说。
下片抒写收复失地受阻、心事无人理喻之苦闷:岁月如流,家乡长久沦陷,归期遥遥无望。所谓阻归程,实际并非指山高水深,道路遥远,难以归去,而是暗喻着对投降派屈辱求和、阻挠抗金斗争的不满和谴责。时秦桧弄权,气焰嚣张,词人用含蓄的表现手法,弹出弦外之音。末三句,用俞伯牙与钟子期的典故,表达自己处境孤危,缺少知音,深感寂寞的心情。全词所展现的沉郁悲怆情怀,节制而深层,忧思而压抑,读来感同身受。
满江红
怒发冲冠,
凭栏处,
潇潇雨歇。
抬望眼,
仰天长啸,
壮怀激烈。
三十功名尘与土,
八千里路云和月。
莫等闲,
白了少年头,
空悲切。
靖康耻,
犹未雪。
臣子恨,
何时灭。
驾长车踏破,
贺兰山缺。
壮志饥餐胡虏肉,
笑谈渴饮匈奴血。
待从头,
收拾旧山河,
朝天阙。
【注】怒发冲冠:气得头发竖起,以至于将帽子顶起。形容愤怒至极,冠是指帽子而不是头发竖起。潇潇:形容雨势急骤。长啸:感情激动时撮口发出清而长的声音,为古人的一种抒情举动。三十功名尘与土:年已三十,建立了一些功名,不过很微不足道。八千里路云和月:形容南征北战、路途遥远、披星戴月。等闲:轻易,随便。靖康耻:宋钦宗靖康二年(1127年),金兵攻陷汴京,虏走徽、钦二帝。贺兰山:贺兰山脉位于宁夏回族自治区与内蒙古自治区交界处。朝天阙:朝见皇帝。天阙:本指宫殿前的楼观,此指皇帝生活的地方。
岳王庙这首词感情激荡,气势磅礴,风格豪放,结构严谨,一气呵成,有着强烈的感染力。上片写词人要为国家建立功业的急切心情:在潇潇的雨声停歇的时候,倚着高楼上的栏杆,抬头遥望远方,仰天放声长啸,“壮怀激烈”!啸是蹙口发出的叫声。“壮怀”,奋发图强的志向。他面对投降派的不抵抗政策,真是气愤填膺,“怒发冲冠”。“三十功名尘与土,八千里路云和月”,何等胸襟,何等识见!
岳王塑像靖康之耻,指徽钦两帝被掳,犹不得还;臣子抱恨无穷,此恨何时得解?“莫等闲、白了少年头,空悲切”之勉语,雄壮之笔,掷地有声!下句出奇语,显壮怀。金兵入据中原畏岳家军,不啻闻风丧胆,故“匈奴”实不足灭,踏破“贺兰”直捣黄龙亦非夸大其词。“饥餐”、“渴饮”,露英雄本色,收复旧日河山,朝拜故都京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