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笔:见识及拥抱变化

2018-08-11  本文已影响0人  夜半钟声到客船F

   最近的自我认同感低到极限啊,一个字,就是菜。而且还不知道如何努力,该朝着哪些方面去努力。就是外面的世界无比精彩,自己的内心却像千年前的村落,寂静却毫无生气,且伴随着无力感。你感觉自己无法参与和融入于这时代的精彩和生机勃勃中去。

    以前的一个梦想就是以后有钱了,要在山区,贫困地区的学校建很多图书馆,因为自己成长的环境课外读物很匮乏。后来大三一次支教,看到当地学校图书馆是长期关闭的,我打消了这种念头。那时候我觉得,孩子的成长过程中,阅读很重要,而不只是冷冰冰的书。与之对应的,就是人的陪伴和关怀,你需要去引导孩子阅读,培养他的兴趣,做他的引路人,把一本书直接扔给孩子,这不是教育。那时候我就明白了教育过程中最重要的因素是人,不是物质。寒门之所以再难出贵子,也是在于缺乏好的环境和引导,物质的匮乏并不是主要原因。一个好的循环应该是这样:孩子在大人的引导下接受外在的刺激,刺激的方式可以是阅读,逛博物馆,参加一些活动等,这些外在的刺激会激发孩子的反思与思考,在这种反思与思考中,孩子的价值观得以建立,自我认知也逐渐完善,然后这又会驱动孩子做出选择,去选择接受何种刺激:是去打游戏,还是学习等等,这种循环上升的轨迹构成了个人的成长历程。太祖说过,有些阵地你不去占领,就会被敌人占领,当一个人不能形成一个相对稳固的价值观,便很容易受他人和潮流所影响,摇摆不定,疲于奔命,很是痛苦了。你不去养成自己的价值观和判断能力,就只能被动的被他人所左右。

    接着这个思路想下去,其实一个人的一生,他人的影响也是极其重要的,我不否认个人的努力,但他人的影响就像一颗被埋下去的种子,只有先有了种子,个人的努力才能使其开花结果。

我想先谈谈我们接受的教育,高中及之前的教育不用说,应试教育让我们依赖和适从于熟悉的环境,害怕失败,养成了一种逃避、不敢正视失败的价值观,更遑论从失败中学习了。应试教育出来的孩子,在面对和处理实际问题时,往往一上手就会因为问题的陌生而产生一种恐惧和逃避心理,也不敢去试错(对失败的恐惧),往往会使其失去很多学习和成长的机会。实际情形是,那些敢于接受挑战,应对复杂情形而不断尝试的人,成长得要快得太多。在一次又一次的失败中,他们变得越来越成熟和强大。一开始就胆怯的,失去了很多本属于自己的机会。

    再谈谈大学,大学似乎就是接受专业知识学习的地方。学生的批判性思维,判断力提升得很小。毕业后,拉开其差距的,我觉得是见识。感觉当代大学生,很少去主动关心国内外的新闻以及行业新闻,当然我也很少关注。这其中缺少的是什么呢?缺少的是学习能力的培养,缺乏的是判断能力的形成,即将自我的优势和兴趣与时代和行业的发展趋势结合起来。你需要关注周围的新闻,并围绕这些展开思考形成自己的判断和决策;你要总结自己所做的事情,以这些为案例来完成对自我的剖析。这些对你后面的行动也是大有裨益的。学校里的思路是,学好各种理论定理,然后应用于解题;而进入社会实际做事情,往往没有固定的定理和方式方法,即使有,也没有人告诉你,你往往是通过解决一类问题,形成自己做事的方法,完成经验和方法论的积累,虽然它们并不完美,但却是你迭代成长的开始,最终你能够从一些raw material中形成自己的判断,这很重要。感觉自己身边的同龄人如果说是努力的话,他们绝对没问题,够拼。他们的问题在于不知如何选择,难以分辨方向。就好比互联网上每天的新闻、动态有千千万,也有很多优质的内容,但是少有人人能够从中找出有质量的,能帮助自我成长的东西,还有许多隐性但一旦为你掌握却能大大提升你做事情的效率及能力的内容,也很难被自己发掘出来。

实际做事,往往是通过解决一类问题,形成自己的经验和方法论

    以前我觉得这些是技术层面、操作上的问题,后来我发现不是。其实这是意识问题,很多东西没有别人的引导你压根就意识不到。我感觉每一个圈子的人,似乎都会有很共性的经历和技能。就像如果你没有写过论文,你可能就疏于从期刊中去找寻答案;在500强公司任职的人,往往会去过很多国家;一些网络专栏作家往往会认识,相互帮助。我在想,是一个人进入了一个圈子才会这些技能,还是因为会这些技能才能够进入相对应的圈子。我想前者的比例应该要大一些。圈子里的人给你的影响,那种氛围,会让你学会很多新的技能。一个人成长的驱动力很大部分上来自外在环境的影响,也就是你所接触的人,或者说是外在的刺激,唤醒了心里本来就有的一些东西,然后你顺着你内心的灵感继续前行。这种对内心的呼应和共情,往往就是你行动的契机和内在动力。就像马云因为去到了美国,接触到了黄页,才可能意识到互联网的巨大机遇。这种外在的见闻,我觉得往往为人所忽略,大家似乎在强调的都是努力、方法之类的云云,但我觉得对于我身边很多很努力的同龄人来说,他们缺乏的不是努力和方法,而是这些见闻,是成长路上的引路人。某种程度上,你成长的天花板,就是你周围的人的认知水平,你周围的人向你灌输各种意识,并在潜移默化中影响着你。看过一个关于美国的报告,大致是说孩子长大后所处的阶级,往往就是父母所处的阶级。并且文章写到,与其以后给孩子各种压力逼他们学习完成阶层的跨越,不如趁年轻多自我提升,因为以后你孩子成长的天花板不是别的,很可能就是你,你所处的阶级。

    但是最大的悖论在于,你很难跨越自己的阶级或圈子去接触你圈子之外的人,即使互联网如此发达的今天,你很可能只是接触到了比以往更多的圈子里的人。

    这种不同圈子的壁垒到底是什么?只是技能吗?我觉得不是,这是一种身份认同,这种身份认同里包含着文化的差异和自尊,有点像一线城市的人看不起二线的,士人看不起贩夫走卒,圈里人对圈外人的排斥能够保持其稀缺性,因而在市场上更具有议价能力。但不同的圈子之间也并非完全彼此排斥,圈子里的佼佼者,以及有一定经济实力或政治影响力的人似乎总是能在各个圈子间游刃有余,我想,这大概能为跨界提供一种思路。作为普通人,如果想进行跨界,我能想到的方式只有以专业技能作为突破口,虽然会有前期的阵痛,但只要打开了圈子的缺口,最难的部分应该就过去了。

    总结一下大概就是,增加与人的连接是自我成长事半功倍的方法,要勇于尝试,拥抱变化,解决意识层面的问题比解决实际面临的问题更重要,你所经历的,你的见闻,很大程度上决定了你是怎样的一个人。

    共勉。

上一篇下一篇

猜你喜欢

热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