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对“以戒为师”的理解
现代人学佛有很多的困惑:为什么念经持咒好久,始终不能从烦恼痛苦中解脱出来?为什么天天烧香拜佛,却始终感受不到清静的妙净明体在哪里?信心越来越弱,最终不知道哪里才是佛菩萨。其实这些问题的答案只在四个字里:“以戒为师”。这句话是在世尊临涅磐时,阿难请问世尊:当世尊涅磐后,我们应当以谁为师?世尊答言:以戒为师。然而大多数学佛的人都对这句话不够重视,认为这是世尊让我们好好持戒就对了,其实这样并不是正确的理解。“杀盗淫妄酒”是我们最初受的五戒,能够做到的人并不在少数,但是相当一部分的人仍然没有办法对治烦恼痛苦,这是因为持的是形式上的戒,是做给别人看的,没有学会“摄心为戒”(“摄心为戒”是佛在楞严经里给出的定义,意思是说只有能够摄住心的才算是“戒”)。
我在学佛初期,也有同样的困扰,学佛究竟学的是什么?怎样才能消除热恼痛苦?佛菩萨在哪里?这些困扰让我感觉学佛的路一片黑暗,最后万般无奈之中,想起了这句话,于是跪拜在观世音菩萨像前,祈求菩萨慈悲加持,正式将“戒”拜为师父,并请告诉我“戒”既为师,应教我如何是学佛成就解脱之路。 初起之时,我经常思索“戒”是什么,为什么它能当老师呢?有一天当我在观察自己的嗔恨心是如何生起和消逝的时候,发现人所有的情绪都是由外境刺激内心而产生反应的外现,它是有起始、有过程、有终止的,并不是我们受到外界刺激后立刻就进行反应,心要在中间进行识别然后做出相应的姿态,肉身才按照这个姿态进行反应,而之所以老话说“一样米,养百样人”,就是每个人内心中的习性是不同的,会对同样的刺激产生不同的反应,就拿嗔恨心来说,有的人会一笑了之,有的人会在心里愤怒,有的人会回口骂人,有的人会动手打人,这就是“人生百态”的由来。明白了这一点后,再推而广之,我发现“戒”是有外有内的,戒的外相用在人世间,就是儒家的“礼”,是教我们用正确的尺度来和周围的人打交道,比如夫妻之间应当如何说话做事,父子、母子、父女、母女之间应当如何说话做事,如何与朋友、同事说话做事,如何与领导、下级说话做事,这每一种人际关系之间,所需要掌握的尺度与分寸都不相同,你如果不能很好地控制自己的心,就不可能处理好这每一种人际关系,就会出现纰漏,从而产生业力:比如你用习性在无意间说错了一句话,过后就忘记了,然而对方听在耳中,当你以后有困难或需要帮助时,对方会想起你当时所说的话,从而生起嗔恨心,不仅不帮你,有时还会故意使绊子,让你雪上加霜。如果你学会了持戒的方法,就会学会时刻约束自己的内心,不犯类似的错误,你的一言一行都会让周围的人舒适自在,这样你在人世间生活就会越来越顺,这方面唐朝的郭子仪做得非常好,大家可以看看他的事迹;如果将“戒”的体相用在天地间,则与“道”相合,是教导我们如何与自然相处、如何与动物相处、如何与植物相处、如何与天地万物相处之道,就会明白我们人类生活在天地间,取用自然万物,自应回馈自然万物,而不会凌驾于万物之上,从而实现“天人合一”的和谐;“戒”有体相,自然也有内核,它就是“静”与“止”,通过适当的心灵训练,你就可以感受到它,从而学会“摄心为戒”,走上奢摩他之路,进入三摩地的状态。训练的步骤建议按照下面的顺序慢慢来:初期应当从情绪入手(我嗔恨心很重,因此当初是从此入手的,每个人最强的习性都略有不同,可依实际情况变更),当你能够很好地观察到自己的情绪,就可以尝试慢慢地控制自己心的反应,以前会嗔恨的时候,现在训练它喜悦,以前悲伤的时候,现在训练它欢乐,观察越细,越会感觉这些反应是需要时间的,并且时间会变得越来越慢,这些又与“相对论”是相符合的,当时间足够慢的时候,就进入第二阶段,开始训练“停止”的力量:初期的阶段,你应该把愤怒控制在即将动手、动口之前,不让它们变成事实,当熟练地做到之后,就可以训练自己将情绪控制在内心产生反应之后,而不蔓延到身体行为上;这一步也做到后,就要训练自己在六根摄入的情境进入内心后,内心完全不起反应,只是平静地观察外界的情境,这时候你就因持戒修行到了“静”的境界,接下来再训练你对欲望的控制,也如上做到以后,再训练自己对妄念的控制,也能做到以后,就修行到了“止”的境界,对应六度就是修行到了“忍辱”的程度,具备了“止”的能力,接下来就会进入“禅定”的境界,然后开启智慧之门。
当你依据上面所说的方法开始训练自己的心灵以后,慢慢会感受到清净,对佛法的理解会快速增长,应该不久就能明心见性,走上实证的解脱之路。以上是我对“以戒为师”的一些粗浅理解,不敢藏拙,故拿出来与大家交流,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如法地修持,如有错漏之处,请大家不吝赐教,让我能有机会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