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直活在两个世界里

2023-04-10  本文已影响0人  老许日日谈

人有两种生活:人的灵魂如同转动的地球,半在白昼,一半在黑夜;白昼的一半,乐声载道,彩云飘空;黑夜的一半,万籁俱寂,明星荧荧。

01

自从开始海量读书,发现自己一直活在两个不同的世界里。

梦,变得特别的香甜。

每天醒来,都要思考一遍,我是在哪里了?

就要在思索,我是谁?

哦,妈呀,突然想到,要送儿子去上学了,要给猫狗们喂饭了,要哄女儿起床了。

突然,梦里才敢是最真实的自我。

02

一直都在匆匆忙忙的赶路,一直都在忙碌着周围的一切。

不断的回复着一个个同学和孩子们的消息,大部分都是需要解决的问题。

像个陀螺一样,我快失去了自我。

学会了,接送儿子的路上,打开了B站,听我想读的书籍。

间隙的功夫,都会打开微信读书,痴迷在内容里不可自拨。

你看到的世界,和别人的内心世界,永远都不是一致的样子。

原来,我还一直努力寻找我的梦想生活。

一直想来一趟说走就走的旅行,现在发现,原来一直是想。

儿子马上中考,家里还有猫狗,完全不是你想说走就走的样子。

现实世界中,我完全做不到扔下孩子们不管,去寻找自己的内心。

03

但我的内心,真的告诉我,我真的想为自己而活着。

可是现实不允许啊。

最近在听的是《人类简史》,在看的是《字节跳动》,今天还加了一本《爱德华的奇妙之旅》。

这些书的选择,也可以看出我的内心复杂程度。

《字节跳动》让我在努力思考一个企业生存之道和一个企业家的成功之方向和创新之处,也说明我也想通过他的成功寻找到可以借鉴的地方,也反应我内心对于成功的追求,这就是现实生活,也可以理解成积极的一面。但注定会让自己很累。

《人类简史》让我了解人类,让我来追寻生命的演变过程中,发生的各种不一样的变化,甚至想通过这种了解,找到如何能让自己过得更快乐一些的方向。

十万年前,地球上至少有六种不同的人,但今日,世界舞台为什么只剩下了我们自己?从只能啃食虎狼吃剩的残骨的猿人,到跃居食物链顶端的智人,从雪维洞穴壁上的原始人手印,到阿姆斯壮踩上月球的脚印,从认知革命、农业革命,到科学革命、生物科技革命,我们如何登上世界舞台成为万物之灵的?从公元前1776年的《汉摩拉比法典》,到1776年的美国独立宣言,从帝国主义、资本主义,到自由主义、消费主义,从兽欲,到物欲,从兽性、人性,到神性,我们了解自己吗?我们过得更快乐吗?我们究竟希望自己得到什么、变成什么?

                                              ————《人类简史》


《爱德华的奇妙之旅》是一辈子都可以读的书,他本来是在儿子的书架子上的,书的名字足以吸引了我,足以让我沉迷其中。

“如果你不打算爱与被爱,那么整体生命之旅都是毫无意义的。”

都说认识了爱德华的孩子,会在很小的时候,真的懂得爱这个字以所有爱他的人,认识了爱德华的大人,会重新解读爱的含义,在或感灰暗的人生途中,重新学会爱,捡拾起等待爱的信心。

我们一直都在爱,但为什么这种爱让我感觉越来越有压力,也许是现实的压力,也许我一直在寻找梦想中的自己。

我,一直切换在两个不同的世界里,一直在寻找自我。

你,也会这样吗?

上一篇 下一篇

猜你喜欢

热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