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于永正 我怎样教语文》有感(一)

2021-03-29  本文已影响0人  王霞沈丘小语

      读于先生的文章,似饮一盏清香的茶,宜人。

      喜欢读,因为身临其境,于老师笔下的课堂场景,曾不知几何时,似乎有着或多或少的熟悉感;喜欢读,因为亲切自然,课堂再现朴实、扎实和真实,没有丝毫的修饰和雕琢;喜欢读,因为深思深悟,从语言出发,潜心倾听文本发出的细微声响。

      今天,我想谈的主题是:文中的词语解读。

      斯霞老师说:“小学语文教学一定要十分重视朗读,在朗读中去理解词语的意思,理解课文的意思,理解课文的思想感情。有些词语是很难讲清楚的,要靠朗读去意会。”朱作仁老师说:“词语教学不要孤立地进行。要在读中理解、记忆,不要记定义。80%以上的汉语词汇只可意会。”

        如果我们仔细看两位专家所言,我们可以发现重复了一个词——意会!什么是意会?俗话说:只可意会不可言传,就是说只能用心去揣摩、领悟、体会,无法用话具体地表达出来。词语的理解不是孤立地、单独而存在地,而是在不同的语境中,它所表达的意思各不相同。甚至在某些语境中,你就说不清楚词语的意思。比如:一阵风吹来,好不凉爽啊!这句话怎么讲?好凉爽?不凉爽?怎么又‘好’又‘不’?对于二年级的学生来讲,是说不清楚的。怎么办?朗读。轻轻地读,把字读到心里去,尝试感受声音穿过耳朵,在脑海中流动一幅风动图的画面,慢慢的,越读越有感觉,朗读好了,好不凉爽的感觉就来了。

      霍懋征老师也曾对于词语教学说了这样的话:“不要机械释义、说教。要把字形和字义结合起来,用形象的语言帮助学生记忆、理解。”霍老师举了这样一个小故事:“我教‘聪明’时,对小朋友说,我出四个谜语,看看谁聪明,能猜出来。第一个是:上边毛,下边毛,中间一粒黑葡萄(眼睛)。第二个是:左一片,右一片,隔个山头看不见(耳朵)。第三个是:红门楼,白门楼,里面坐个嘻嘻孩(嘴)。第四个是:小孩住高楼,看不见摸不着,一出来就不得了(脑子)。小朋友都猜出来以后,我说:人有四件宝,耳朵(板书‘耳’),眼睛(板书‘’),口(板书‘口’)和心(板书‘心’)。这就组成了一个‘聪’字,。我们小学生,要想聪明呀,要多用耳,多用眼,多用口,多用心,一次不行,要日日用(板书‘日’),月月用(板书‘月’),于是组成了个‘明’字。我指着黑板上的两个字说:这才能聪明。”

        当我读着这个教学环节的设计时,不由暗暗点头,语文课堂是从兴趣——乐趣的转变的过程,“猜谜语”,勾起了学生猜一猜的欲望,正确的猜测是成功的体验,这是人与生俱来的胜利归属感。“凑一凑”,耳朵、眼睛、口、心凑成了一个“聪”字,学生清楚地记忆了字形。“想一想”,解读了“明”,日日用,月月用,常习练,多运用,才能聪明。学了这个词语,孩子们从字的表层感受到要学会倾听(耳朵)、学会观察(眼睛)、学会表达(口)、学会思考(心)。同时,更深层次的学会了学习的方法:学会倾听,会判断;学会观察,会筛选;学会表达,会建构;学会思考,会抉择。

      教语文,其实很简单,尝试换位,引发思考,在文本学习中,为孩子提供一点线索,揭露一点端倪,让孩子从发现中寻到答案,这才是语文的魅力。

上一篇下一篇

猜你喜欢

热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