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些文章不一定是为了上首页投稿随笔散文首页推荐

我们都错了,真正的朋友是这样的

2017-03-27  本文已影响103人  下个转角梦儿在等你

这几天,一段网络视频在微博上被疯狂转发,这是一段来自复旦大学陈果老师的,关于“真正的朋友是什么”的讲课视频。

整段视频时长大概五分钟左右,但内容精而粹,亮点不少,其中有两点引起了我的深思。

这第一点就是我们为什么要交朋友,她认为我们之所以交朋友,是为了爱的奉献,爱的付出,她是这样讲道,“我们之所以交朋友,不是为了被爱,而是去爱。”

来到这个星球二十多年,我头一次听说交朋友不为索取,只为奉献,我很难想象,这是怎样的一种人生观和交际观?

一直以来,我所认为的朋友就是两肋插刀,互帮互助式的,一方有难,另一方马上伸出援助之手。

可没想到,二十八年后,有人告诉我,我的交际观是错的,我不服气。

试问,生活于物欲横流的时代,有几个人交朋友不带有一点功利之心?有几个人交朋友是为了一味地、单方面地付出?

我敢拍着胸脯说没有,因为这种情况只发生在自己的父母身上。

不过话说回来,我不服气,并不代表不赞同她的观点,相反,我很欣赏,甚至她的每一句话都深深地打动了我。

从她的言语间,我体味到了交朋友的境界,那是一种至高无上的,不带有一点杂质的,洁白无瑕的交友观,正如她所说“朋友如水,朋友如空气。”

“朋友不是实用品,而是奢侈品,你一旦拥有ta,你会感觉心满意足……”

的确,这一点我深有体会,在我成长的道路上,尤其是大学毕业,工作以来,我对朋友带给我的那份知足体会的越来越深刻了。

不管是曾经的同窗密友,还是现在的半路挚友,不管ta是贫穷,还是富有,也不管是近在身边,还是远在天边,只要一想起他们,我心里就觉得满满当当,特别踏实。有时候偶尔一个电话,一个信息,就已足够,相当幸福。

而这其中,也确实不参杂任何物质寄托,唯有精神上的默契感和语言上的共鸣,所谓君子之交淡如水也莫过于此。

交朋友如此的晶莹剔透,那么交到朋友又该如何相处呢?

说到这儿,我想起了一位朋友,她之前跟我聊过她的一个苦恼。

那是来自她朋友间相处的苦恼,她告诉我,她的几个朋友有个坏习惯,总喜欢拿语言来调侃对方,严重的时候,活生生将一场友情聚会变成批斗大会。

所以她常常疑惑,疑惑这还是不是真正的朋友,真正的朋友不应是相互间嘘寒问暖,客客气气,充满人间冷暖的吗?哪能是这个样子?

事实上,我身边也有类似的例子,不仅是我,包括很多朋友都会或多或少的遇到这种情况。

不见面的时候彼此想着念着,一见面就是各种吐槽调侃,而吐槽的内容也是五花八门,大至人生婚姻,小至家常琐事,反正哪壶不开提哪壶。

这不,前几日,跟几个朋友相聚,我差点被她们的唾沫星子给淹没了。

不过有所不同的是,我从来没有因为她们的调侃吐槽,就质疑她们是否是我的朋友。

因为我知道,这只是朋友间相处的一种模式罢了,正所谓朋友,才会侃侃而谈,口吐直言,谁会跟一个陌生人大放厥词呢?

黄磊在某节目中说过,在最爱的人,最熟的人面前,人总常常展现的是ta的虚弱和缺点,所以要知道当一个人在你面前有缺点是因为ta信任你,就是因为信任你,ta就会放开自己。

果真,只有在自己最熟悉的人面前,我们才会彼此调侃,彼此开玩笑,那是语言上的一种碰撞,精神上的一种放松,同时也是朋友之间的一种相处之道。

不过有个前提,这个碰撞和放松不能没了分寸,超越了界限,不能肆无忌惮,毫不忌讳。

倘若越过了那道界限,就会戳到对方的痛处,从而导致对方尴尬、不舒服,一个尴尬、不舒服的相处,那可真就另当别论了。

我猜想,朋友言中的调侃,可能越过了那道界限,没有把握住分寸,否则她也不至于将问题上升到朋友的真假性上。

在这方面,我觉得陈果老师有句话概括的尤为精道,我们不妨听听,那就是,“爱一个朋友,就不要给ta制造麻烦。”

我再补充一句,朋友的相处有很多种,但不管是哪种,爱ta,就拿出你百分之百的真心,用真心换真心。

如果能做到这两点,那朋友这条路对我们来说将永无止境,绵延悠长。

一言以蔽之,朋友并不时常想起,却又无处不在,请好好珍惜彼此。

上一篇 下一篇

猜你喜欢

热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