罗生门|一念善恶
有人说,现世界就是一个罗生门,为了生存,没有什么是不可以的。
乌鸦浑如播撒的芝麻历历在目。
啄食门楼上的死人肉。
开始塌裂且从裂缝中长出长长杂草的石阶上点点泛白的乌鸦粪。
………
开篇的阴森之气不经让人寒颤,刚开始看这一部书的时候,真的不敢晚上看。
这样的环境烘托在文中比比皆是。
我在网上了解到,1916年前后,社会的动荡不安,经济的萧条落后,民不聊生,人们之间的相互疏远,毫无信任,芥川的爱情在被家人阻止无疾而终后,他意识到家人所谓的好意掩盖下的自私以及自己的自私,在他心中苦闷难以排解下,写下了这阴森潮湿,零落破败,利己主义与死亡情节交织的[人性之门]
《罗生门》一开篇就描写了一个,在发生天灾人祸后衰败不堪京都中一个被辞退工作的仆人,在罗生门下躲雨的而因为生存在心理狂烈转变后走上强盗之路的故事。
他以紧凑的布局,仆人的心理状态变化,以及生死抉择的极端,将人展示了“善”的无可避免,善恶转换的轻而易举。
那仆人本想做一个好人,但要是做了好人,他自己将会饿死土板墙下或抛尸路旁,进而被人像拖狗一样拖来扔在这门楼上。
如果不想死,那只能为了生存不择手段,或者做强盗,这时他虽然已经萌发了某种念头,但他没有做强盗的勇气。
在天黑后,他选择进入罗生门,却看见罗生门顶上射下的火光,里面全是清一色的死人,有男有女,却看见一个老太婆像老猴子找虱子似的在拔一个女尸的头发,与此同时,他的恐怖感减少,憎恶感剧增。
在老太婆说那个被自己拨头发的女尸,生前也做的是不道德的买卖,现在得瘟疫而死,而自己也只是想用她头发做发髻后,仆人的憎恶完全消失,转为轻蔑,最后仆人生出了某种勇气,就是刚刚在门下所没有的勇气,他不再为饿死或为盗的选择而犹豫不决。于是,拔掉老太婆的衣服,将她踢倒在死尸中,消失在夜里。
罗生门的阴冷潮湿,不仅反正了当时日本京都衰落,还烘托了芥川的对人性的揭露。
为什么仆人在听完老太婆表述那个女人生前后,有产生刚刚门下没有的勇气?我想大那个仆人的生死抉择在这一刻,他为自己找到了做为坏人的理由,因为那些看上去不错的人,其实背后因为生存也选择了不择手段,他刚开始没有勇气是道德感和胆小的双层意识让他不能这样,但现在不同了,在目睹了罗生门里面的人性后,他的道德感被冲破了。
人堕落的过程可能只是一个瞬间,或者说人本就是善恶混杂的综合体,人性中的恶会因为某些诱因突然暴露出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