散文想法随笔

不患人之不己知,患不知人也

2021-06-29  本文已影响0人  我是柳如是

孔老先生,先圣大师,曰: 不患人之不己知,患不知人也。

人不己知-内省 (自己过错)(完美呼应)

这是学而篇第一章,最后一节,刚好和第一节“人不知而不愠”前后呼应,交相辉映,一脉相承,完美!

人不知而不愠,是若人不知道我,我便不生气。譬如,不知道我做了作业,老师批评了我,我不会怪罪她,父母不知道我把钱借给了同学而怪我乱花钱,我也不怪他们,领导不知道我在路上助人为乐,而怪我乱花钱,我也不生气,etc…….。

此所谓不患人之不己知。倘若,人不知道我,肯定是我做得不够,没能用修身影响他们,更没有做到能帮他们,也无法齐家治国,平天下也。

反过来说,尧舜禹,周公,文王,武王,孔,孟,王阳明,之所以能扬名天下,当然是因为他们对社会,人类有着深远而巨大的影响,所以美名远扬。今天被授予“7.1”勋章的张桂梅老师,就是这样一位辛勤耕耘,把一辈子献给云南女子教育的楷模,虽然她的初衷并不是为了出名,但为了人民利益操劳奔波舍身取义,甚至杀身成仁之人,人民一定会纪念他,直至千秋万代。

再者,既然先圣要求我们不患己知,那也说明人们都患不己知。表现欲几乎是人的天性,所以要做到不表现自己,默默无闻躬耕自己的领域,着实需要一生的修养,慎独。尤其是知识分子,大多清高,觉得自己才华横溢,难得与人接触,譬如魏晋时期的各类人才。

2  不知人也—(外学)(学人之长知人之短)老子也曰过,自知者明,知人者智。 与患不知人也,有异曲同工之妙。三人行,必有我师焉。也说明我们不要怨天尤人,不要苛求别人,要“人不知而不愠”的慎独精神,更要有“见贤思齐,见不贤而内自省也”的博大胸怀。别人优点要吸收,别人的缺点要远离。 但是,也不是说,人一定要往一堆凑,所谓“人以群分,物以类聚,同声相应, 同气相求”。基于此,我有个粗浅的理解,这里先贤可能还教我们如何远离小人,免遭危害。

古之学者为己,今之学者为人。告知我们学习为己为要,才能兼济天下。

3  论语信述也讲,人不己知,其实也没多大损失,但是不知人,就有缺失了。知道别人才能亲贤人,远小人;知人,才能从优秀人物那里学到所需;知人,才能不断修身,慢慢向君子靠拢。

上一篇 下一篇

猜你喜欢

热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