路从今夜白
故乡的云是那么的明亮透彻,一曲江水浇灌了几代人。桃李盛开的季节我们童年生长的样子。故乡多美的一个词,在作家眼中总是能和乡愁联系在一起。孩童时候的那份点滴开心,悠远的长笛注定萦绕我们的一生。
我坐着大巴往乡下的老家里赶,有些许时间没有回了。自从高中以来,我便去县城上学了。县城离家里挺远的,六七十里的样子。在这地图里只有指缝间的距离,是两种截然不同的生活方式。县城里有两所高中。便在其中的一所开始我的高中生活。晃眼间步入大学,有想回家的冲动。听闻乡下正在进行新农村建设,拆除破旧土坯房。政策是好的,我的内心却有些失落。这是我曾经生长的地方,承载着太多的回忆。
到达车站后。我还步行十几分钟。公路有些破旧。有的地方已经起了坑坑洼洼。路边杂草重生。溪水也没有以往那些清澈了。唯一不变的是,苍翠的山环绕在我们的村庄旁边。空气中的氧离子我头脑清晰。路边能见到的人越来越少。是啊。不断的城市化进程中,许多乡下人都不断往城里住了,或者在乡下筑成了新的房子。村庄里落下一座又一座的土坯房。他们显得有些破败。孤零零的守护在这里。有些甚至出现了裂缝。随时都有倒塌的可能。
我到达老家后,原本整整齐齐的土坯房现在已经空荡荡了。我的心也空荡荡。不知是什么滋味。我呆呆地站在那里。脑海中浮现许多以前在村庄发现的事情。
四五月的时的雨。总是淅淅沥沥,却又不曾间断。雨水顺着屋檐斜飞至台阶外面。在这片村庄坐落着200多户人家。村子的建筑典型的江南水乡的形状。又是围屋的形状。一家紧挨着一家。像石榴籽一样团结在一起。江南多雨水,房子为了适应多雨的特点,底部和地表上一米都是有石头铺成,石头上是由泥土混杂着稻草堆砌而成,屋顶上用粗壮的圆木摆放好形状,再小心翼翼的铺上瓦,再用石灰粉刷,一个冬暖夏凉的客家围屋就造好了,这时常常有贵客——燕子在屋内和屋外筑巢,大家也是很高兴它们来,因为它是福瑞的象征。
来自另外一个村的理发师啊飞是一个传统的手艺人,那个时候村里的小孩发型都是出自他手中,他的理发工具不像现代是电动的,用的是传统的手推子,他为这个村子的许多人理发,价钱也便宜,每次他一来,我们一群小孩齐刷刷的排成一排等着他理发,只见他右手握着手推子,清爽干净的发型就出来了。村里还有一个放牛的老爷爷,每次他去放牛的时候,都会带着笛子,笛声悠远而凄清,有一次我们去河边抓小鱼儿,他把牛放在一旁吃鲜美的水草,拿起他的笛子便吹起来,似乎在讲述着什么故事,他老伴因为病去世了,儿女又长期在外,他或许在用笛声寄托思念吧,我们顺手在旁边拿起芦苇叶,用树叶弹奏我们的合奏曲。
村里的邻居关系十分和谐,到了逢年过节的时候,村里都会做好吃的,有时候晚上叫来邻居一起分享美味,最好吃的当属米果了,香香糯糯的,我还记得我用擀面杖擀米粉,被粉弄的一身白,最后用手捏成圆饼行,放入油锅,油炸至金黄,隔壁小孩都馋哭了。
童年最好玩的事折芦苇船了,春天的江南是美丽的,风弯弯曲曲的河道,河边的柳枝吐了嫩芽,芦苇边钻出来放时透青了;河道里平静的水,空气很清新,太阳很温暖;大田里的稻苗像一片海,星罗棋布的村庄是不沉的舟,纵横交错的醒过来,被大自然的色彩打半得青青翠翠。我们从河边用芦苇船做成船,小心翼翼的放入河中,双手合拢许下我们的心愿,让心愿随着芦苇船飘向远方,船在水中飘荡,或者它最终会被溪水打沉,但我们奋斗的心不会停下,我们都是追梦的孩子。
还有许多美好的记忆浮现,如今故地重游却已是颓坯的离墙,童年的美好记忆都会留在心中,伴随着我的一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