研究表明,大多数“低欲望”的普通人,其实离绝望不远了

2022-06-06  本文已影响0人  舒山有鹿

01

《柳叶刀·精神病学》中有这么一个数据:

中国抑郁症的终身患病率为6.9%,12个月患病率为3.6%。中国抑郁症患者的总数达到了9500万,相当于14个人中就有1个抑郁症患者。

在我们的身边,别看很多人都强颜欢笑,其实他们的内心正在滴血,只是我们都不知道罢了。人前的笑,只是为了掩盖背后的哭。

有些时候,我们都会感觉到疑惑,如今的人们,吃得饱,也穿得暖了,为什么还会患上“抑郁症”呢?这,不是矛盾吗?

其实,在现代社会,人们缺乏的,并非是“吃得饱,穿得暖”的基础物质,而是一种精神追求。缺乏精神追求的普通人,又何谈活得幸福呢?

《中国国民心理健康发展报告》中有这么一个观点,抑郁和焦虑水平有随年龄增大而增大的趋势,18-34岁青年是成人中最焦虑群体。

人,越是成长,越会感觉到焦虑。当然,无数的焦虑,催化出了一种趋势,低欲望,也就是我们常说的“佛系”。

绝大多数选择低欲望的人们,早已在焦虑中活得迷茫。这,很无奈。

02

焦虑,正在侵蚀我们的人生。

漫画作家朱德庸说过,我们碰上的,刚好是一个物质最丰硕而精神最贫瘠的时代,每个人长大以后,肩膀上都背负庞大的未来,都在为不可预见的“幸福”拼斗着。

朱德庸先生的这番话,其实一针见血,直接指出了现代人焦虑的根源——精神贫瘠。

所有人的目的,就只有一个,那就是“赚钱”。眼中只有钱财,再无星辰。头脑中有着无数的未来,但现实中就只剩下无奈。

年幼的孩子,为了中考和高考而奋斗,拼命内卷。尤其在一些考试大省,有些人高考600分,也不见得可以去到很好的学校。这,是他们的宿命。

这些孩子读完大学,出了社会,又需要面临找工作的问题。以往还好,如今找工作,基本都人满为患。尤其是那些比较中等偏上的岗位,基本都要硕士或者博士。

找到工作之后,又得考虑买车买房,结婚生子的问题。我们都知道,如今的年轻人,只能掏空6个钱包买房。买不起怎么办?只能被迫选择低欲望。

有很多人,从小就参与到内卷当中,到了30岁,才彻底发现,自己如此拼命,也不过是越活越焦虑罢了。而这些焦虑,永远无法摆脱。

03

低欲望的普通人,逐渐趋向于“抑郁”。

很多老一辈都不理解,为什么如今的年轻人和中年人,都会选择低欲望呢?因为每个人的痛苦,都无法感同身受。

从2020年到2022年,网络上经常出现硕士或者博士跳楼、上吊或者轻生等新闻。而外人都不理解,如此高学历的他们,为什么要轻生呢?

当学历快速贬值,内卷加剧,年轻人买不起房子,结不起婚时,那抑郁症,就会来到他们的身边。而抑郁症,是很难完全治愈的。

在知乎上,有人提出了一个问题,普通人真的无法改变自己的命运了吗?

有个答案说得很现实,在僧多粥少的情况下,就注定只有20%的人,可以摘取命运的果实。

这,不就是“二八定律”的法则吗?当然,并非所有人都能跻身到前20%的层次当中,哪怕是博士,也很有可能排在80%的这个层次里面。

为什么呢?因为影响一个人命运的因素,实在是太多了。而有些因素,就是很多人花一辈子都无法够得着的天花板。

04

低欲望的本质,就是绝望。

曾经见到过两个年轻人,都是广州某985大学毕业的优秀毕业生。

一个年轻人是广州的本地人,家中有好几套房子,父母都是做生意的,有钱有势。可以说,哪怕这位年轻人不工作,也能安稳一辈子,比一般人都过得好。

当然,这位年轻人最后凭借自己的能力,和父母的人脉,进了大公司,年薪二三十万。

而另外一位年轻人,虽然也是985毕业的优秀学生,但他的老家在农村,父母也都是上了年纪的农民工。没有人脉和背景的他,最后只能到了某中小型私企工作,年薪十几万。

对比上述这两人,其实我们会特别唏嘘。有些人家庭资源丰富,自然能够培养出高学历的孩子。而孩子,也很有可能会得到更好的发展。

反之,有些人的家庭一般,别说在大城市生根落户了,也许连买一间“老破小”都成问题。况且,在35岁失业,这是当下的常态。

有一种绝望,并非是自己不够努力,而是有太多的条件,束缚了我们的一生。也许,被生活磨平欲望的年轻人,正活成他们最讨厌的样子。

人,来到这个尘世受苦,然后又让后代来到这个尘世受苦。这,就是死循环。

文/舒山有鹿

上一篇下一篇

猜你喜欢

热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