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图书馆读书心理

【每周读本书】《务必尽兴:我们穷极一生追求的到底是什么?》

2025-01-26  本文已影响0人  zl爱思考的芦苇

【基本介绍】

《务必尽兴:我们穷极一生追求的到底是什么?》,作者【英】艾玛·加侬, 译者李蕾,人民邮电出版社2024年7月出版,13.4万字。

这本书的重点是引发读者的思考,为什么我们难以抗拒成功的诱惑,进而帮助读者从生活中找到自己真正想要的东西。

全书分为9章,主题分别是:成功无规可循因人而异、幸福不止一种模样、生产力迷思:少即是多、工作不是人生的全部、名人效应背后的真相、金钱与成功无关、雄心壮志需适可而止、人生没有标准答案、成功不是终点而是新的起点。

成功是什么并不重要;重要的是,你要清楚成功对你意味着什么。这本书会帮助你按照自己的方式找到答案。

【阅读感受】

1.

喜欢读者自序中的那句结束语,“嘿!放轻松,世界是一个大的游乐场!做人做事,务必尽兴!”

之所以喜欢,是因为心生向往,却知道自己做不到;正因为做不到,反而越发地神往。

早就有“游戏人生”的想法,甚至为自己设了一个闹钟,每晚十点响,提醒自己“用游戏的心态在现实世界打怪升级。”

但说到底,一步一步走过来,更多的还是责任心在驱动,觉得自己“应该”这么做。那份责任、那种“应该”,即便是想起来,都是沉甸甸的,完全没有“游戏心态”听上去那么随性肆意。

2.

成功是极具诱惑的。

作者劝诫我们,对成功就是“不断努力”的传统观念说“不”,与一味与他人攀比的生活方式说“再见”。

“不用过分在意追求的结果,结果终将逝去,你唯一要做的就是全然地允许,全然地经历,全然地体验。接受人生所有的变化,接受事物的现状,高高兴兴地允许它发生,全然地享受。”

听起来很在理。但事情哪有那么简单?

身处在世俗中,心也就在凡尘里。明明知道“所有的幸福来自于比较、所有的不幸也来自于比较”,还是免不了与他人攀比一下。总有那么一点什么是放不下的。

特别是在传统教育中成长起来的一代,很自然地就接受了这样的观念:人生就是一个梯子,我们要不断地向上攀登,中学-大学-工作-家庭-住房-晋升-成功。

日复一年,年复一年的不断迭复,这种观念在我们的头脑中扎了根。当到达人生的某个阶段时,大多数人都会质疑自己所接受的教育;而对我而言是经历了“中年危机”时,我也开始质疑这种影响自己前半生的一些观念的合理性。但它们是那样的根深蒂固,以至于一些新的观念,比如此书所倡导的“放轻松,世界是一个大的游乐场!做人做事,务必尽兴!”,即便觉得自己听进去了,实际践行时又是另外一回来,对我来说,还是责任先行、为所应为。

但同时,我也感受到,这样一些新的观念,也有如种子,也会生根发芽,也会茁壮成长,也有枝繁叶茂的时候。至少相较于之前,我有了更多的松驰感。

3.

幸福是什么?幸福是一种以快乐、满足、知足和充实的感觉为特征的情感状态。

“知足常乐”,这是我打小起就得到的家庭教育。而不敢松懈的我,始终以一种积极向上的姿态去追求幸福,我时常问自己:人生中到底哪些事情,能带给我这样快乐、满足、知足和充实的感觉?我要做哪些事、做成哪些事,才能让自己幸福起来。

直到有一天,我忽然意识到:想要幸福,最关键是放低期望。因为幸福是有方程式的,幸福≥你生活中发生的事情-你对生活的期望。

而在阅读此书的时候,我忽然心生感慨:对幸福不必太执着。因为没有永恒的幸福。“幸福,就像是翩翩起舞的蝴蝶落在我们的身上,然后又飞走了一样”。

诚如作者所说,永恒幸福的理念是“积极思维”模式下的一种构想:“有些转瞬即逝的快乐并不需要一直存在,也不需要频繁出现。我们永远不会拥有永恒快乐的状态。”

生活中,往往是一些“小确幸”,虽然微不足道、稍纵即逝,细细品之,其味隽永。

所以,关于幸福,我现在只想说:不必执着,尽兴就好。

上一篇 下一篇

猜你喜欢

热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