甜甜妈家庭教育周更营亲子教育婚姻育儿

幼小衔接:数学计算能力怎么练?三步让孩子成为口算小达人

2019-08-11  本文已影响0人  娴聊成长

还有一个月,又有一批孩子要进入小学了,不少爸爸妈妈开始了给宝贝的入学预热和冲刺准备。

前几天,龙龙妈妈吐槽,自己一个不大不小的烦恼:幼小衔接都上完了,但到现在数学加减法还总是出错,2+5=7,2+6竟然还等于7,可是3+6又能等于9了……她带着孩子一遍遍的练习,但正确率还是像过山车一样,真是不知道问题出在哪里了。

作为过来人,我很理解龙龙妈妈这样的家长的焦虑,毕竟扎实的幼小衔接基础,可以为孩子快速适应小学生活、建立信心有很大帮助的。但是,在上学前这样带着孩子刷题,会让孩子产生机械化学习的状态,产生对上小学的抗拒或者是厌倦。所以,确实需要找到合适的方法去解决。

学龄前孩子的认知特点

根据皮亚杰认知发展理论,2-7岁的孩子处于认知的前运算阶段,对知识和概念的学习需要通过感知去确认。

一年级的孩子大概在6-7岁,正处于这个阶段。他们学习数学和算式时,并不像我们一样,明白它是代码和符号,并明白各自对应的含义,然后把数字套入到算式中,得出答案。

在学龄前孩子眼中,一个实物苹果,一个手指头,一个小圆点,都是客观存在的客体,再来一个时候,代表着丰富,丰富的程度,需要具体的事件检验一下,数一数1个、2个,这时候他们无法直接理解“1+1=2”。

想要明白“1+1=2”,最好的办法是通过在生活体验和游戏中进行练习,见识一下不同类型的“1+1=2”,然后从中吸取规律,去掉物体本身含义,1个苹果+1个苹果是2个苹果,转化为,所有的1个加1个更有利于孩子计算能力的提升。

练习加减法前的能力准备

加减法,是运算的能力,想让这个能力发展的好,首先要具备“数感”和“数的意义”

数感:大和小、多和少、高和矮、长和短,通过目测就能进行对比,一组同样的物品,能够进行排序。比如按照铅笔从长到短排序等等。

数的意义:明数与量的关系。记得去年儿子刚上幼小衔接时,数学运算能力也更不上。当是我和他做了一个游戏:

我:数一数这有几个?

儿子:1.2.3.4.5,5个!

我:非常好,那这个呢?

儿子:1.2.3.4.5.6,5个!

我:……

这个反馈让我意识到:儿子会点数,但并没有理解数与量的对应关系,这个时候,自然不能很好的搞定更高层级——运算了。如果硬性加入加减法,是有悖于孩子认知发展的,只会给孩子带来压力,打击孩子自信与学习积极性。

1个苹果+1个梨=?,2个水果。当孩子能明白这个时,才能抽象出运算的意义。

是否具备如何判定呢?

就按照上面的方向,和孩子进行生活中的游戏,如果孩子能比较顺利和准确的完成,就可以了。(一年级前的孩子,也是同理哦,不一定到一年级才往后学。)

练习加减法前的知识准备

纯算式的加减法,是属于抽象的具体运算了,一年级孩子直接接触超越了他的认知水平。那些刷题能力提升的,更多的是靠记忆储存,这类孩子未来的应用能力会比较欠缺。那么知识上该准备什么呢?

1、分合式:

5可以分成1和4,很多孩子都会背,但我们要注意把这个与实物形成链接。拿出平常的东西,让孩子数一数,不断的去感知,形成应用与知识的链接。

2、符号的意义:

+、-、=的意义,可以把符号画出来,然后让孩子用物体表示数字,进行等式。过程中也是数数。然后逐渐替换成数字。注意+和-号,既要在左边,也要在右边,分别去体会。这是对孩子进入皮亚杰认知中的“具体运算阶段”,进行逆向思维——比如加减互换的逆向思维打基础的。

加减法练习的方式

加减法练习,要以体验为基础,可以在生活、游戏和任务(做题)中去完成。推荐几个常见的游戏:

1、手指游戏

有不少家长,看到孩子用手指算题,就会阻止甚至是指责,这其实是不对的。

手指,是孩子的天然计算器。孩子带在身边,遇到运算困难的时候,能够想到这个工具,拿出来使用,这本身就是一种解决问题能力的体现,需要点赞。同时,数手指头,就是数量关系建立的过程,当孩子数到一定程度时,自然就明白了计算的意义。

因此,我们要鼓励孩子多用自己的手指,帮他们建立数学信心。

我解决儿子运算问题时,常用的几个小游戏:

凑十法:

有一首关于10的分合练习的儿歌

一九一九好朋友,

二八二八手拉手,

三七三七真亲密,

四六四六一起走,

五五凑成一双手。

我们可以结合儿歌和孩子进行手指互动。比如说一九一九好朋友时,就一人出1,一人出9。很亲密的挨在一起,凑成10。

要注意的是,出手指时候,要满5再换手。为什么呢?因为这样可以在孩子大脑中形成凑十的手型图,而且对于10以下的数字的分合记忆也很有帮助。

猜拳:

其实就是我们的行酒令,拳头代表0,手掌代表5,倒数321两人一起说你们的总数,0、5、10、15、20的哪一个。对和错的奖惩可以提前 约定,得贴纸、画星星或者其他的都可以。

这个主要练习5、10、15、20的等差运算,这是等差运算的基础。相对简单,对于孩子学会连加和未来乘法都是很好的奠基。

想象中的脚丫子:

这个是我和儿子开玩笑时的偶然所得,后来研究了原理,发现它竟然是实物计算向抽象计算的很好过度,类似于珠心算开始时孩子脑子中的算盘。

儿子:妈妈如果考试,我可以用手么?

我:可以呀。

儿子:那要是超过10怎么办?

我:我小时候是用的脚……

儿子:怎么用?

我:想象一下它也会像手一样灵活,代替妈妈的手,和你的小手一起计算。

记得当时儿子笑得前仰后合,然后伸出小脚开始练习数数。后来,他开始尝试把手指也放在脑子里用(凑十法的基础给了很大帮助),结合其他的几种游戏,轻松实现了不用手指帮助的“运算自由”。

2、棋牌辅助:

打牌,或许在家长眼里,又是个不务正业的事吧。其实,它也是实现运算自由的有力工具呢。

最有效的是“21点”,这也是不少孩子喜欢的。

游戏规则是:1-10代表各自的数字,JQK代表10(不要王)。大家轮流起牌,然后计算手中牌的总数,谁的牌总数距离21最近又没有大过21算赢。

这个游戏,练习的是连加。因为有一定的刺激性,会促进孩子的大脑处于兴奋状态,让大脑更活跃。这种大脑高活跃度下的练习,效果更好。

3、生活打底:

“学以致用”,是让孩子有价值感,激发孩子内在动力去学习的关键。生活中,我们要多让孩子接触计算的内容,增加锻炼机会的同时,提升孩子的自信。

比如:买菜时算算找零,家里摆餐具时算算有多少差多少,给大家分享时算算每人几个更平均,收拾玩具时算算自己有多少种类多少量等等。

游戏中学习,让孩子觉得一切如此简单

我带着“学渣”儿子用了半年的时间,通过数手、数脚的游戏,从5以内数量不会对应的小学渣,成功逆袭计算小达人——不仅能心算20以内加减法,还自己主动要求学习了竖式计算100以内加减法(从姐姐那里求来的口算题卡),而这一切是他5岁到5岁半的变化。

每个孩子都有自己无限的潜力,而游戏和信任,是最好的助力器,带着孩子动起来吧,相信你的孩子也能在欢乐中成为口算小达人。

我是甜娴,一个有儿有女的二胎老妈。

在追寻阳光育儿路上,愿与你携手娴聊,共同成长。

喜欢就关注我@娴聊成长,更多干货持续更新。

上一篇下一篇

猜你喜欢

热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