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韵变换技巧浅谈
《滕王阁序》结尾处有王勃即兴挥毫所写下的《滕王阁》诗,摘录如下:
滕王高阁临江渚,佩玉鸣鸾罢歌舞。
画栋朝飞南浦云,珠帘暮卷西山雨。
闲云潭影日悠悠,物换星移几度秋。
阁中帝子今何在?槛外长江空自流。
这是一首典型的换韵诗,前四句为上声七虞,下四句为下平十一尤。虽然短短八句就出现了从仄韵换到平韵的技法,而我们读之不但没有违和的感受,相反,却有一种时空转折腾挪的浩叹。可见诗歌的换韵不但不会对诗歌产生听觉上的不适,反而还会带来音乐上宕荡回旋的享受。王勃这首诗由于较为短小,从技法上分析比较单薄,为此,我们可以从张若虚的《春江花月夜》入手,体会换韵所带来的奇妙意境和超然观感。
《春江花月夜》被称为诗歌上的明珠,号称孤篇盖全唐,这当然有些夸张和吹捧的成分,但其艺术手法却是令我等无不产生敬仰之情。今天我们不谈它的艺术成就,只着眼于其换韵的特色,为了谈论时方便书写,《春江花月夜》以下简称《夜》。
《夜》的起首四句如下:
春江潮水连海平,海上明月共潮生。
滟滟随波千万里,何处春江无明月。
此四句为平声韵:下平八庚。用平声韵起句,显得平静舒缓,有一种春风化雨的自然之感。此四句的空间之阔,让人心随潮涌,目与月明,一幅宏大的立体画卷便浮现在读者面前。接着作者笔锋一转,平韵也随之变成仄韵,接着四句如下:
江流宛转绕芳甸,月照花林皆似霰;
空里流霜不觉飞,汀上白沙看不见。
此四句为仄韵十五潸,通过纯视觉的变化,写出江水,芳甸,月光,白沙等浑然一色。将视觉由上及下由远及近进行转换,写出月色之美,同时,由于仄韵具有气促的特点,让人在神情上具有收敛的惊异之感,不同于平韵的舒缓之感。注意,在进行音效转换之时,其起句需要用韵,如“甸”字就是换韵时需要注意的关键字,此处如果不能换韵,后面就难以将音韵转换过去。
接此四句后,作者笔锋又突然一转,将仄韵立即更改为平韵十一真,如下:
江天一色无纤尘,皎皎空中孤月轮。
江畔何人初见月?江月何年初照人?
此处同样需要在首句用韵:如江天一色无纤尘的“尘”字,此四句的换韵特点同前四句相仿,不再展开讲解,紧接着如下四句的换韵方式与前四又有不同,采用了顶真的手法,前四句的最后一句为“江月何年初照人”,此人字用于下一句的句首,这就是顶真手法的典型应用,好处在于语句流转自然,语意承接顺滑,换韵诗中有很多位置均会采用此种方法,以下四句诗换韵为仄韵四纸:
人生代代无穷已,江月年年望相似。
不知江月待何人,但见长江送流水。
随后的二十句,以每四句一次换韵,以及平韵和仄韵夹杂的方式进行更换,写出时空,情景的变化以及内心意念的转换,正是由于有了这样复杂的换韵手法,使得此诗如迷宫探路,曲折回环,宕荡起伏,又柳暗花明,后面的换韵手法不再一一分析,有兴趣的朋友可自行品味。
白云一片去悠悠,青枫浦上不胜愁。
谁家今夜扁舟子?何处相思明月楼?
可怜楼上月裴回,应照离人妆镜台。
玉户帘中卷不去,捣衣砧上拂还来。
此时相望不相闻,愿逐月华流照君。
鸿雁长飞光不度,鱼龙潜跃水成文。
昨夜闲潭梦落花,可怜春半不还家。
江水流春去欲尽,江潭落月复西斜。
斜月沉沉藏海雾,碣石潇湘无限路。
不知乘月几人归,落月摇情满江树。
当然,诗的换韵技巧远不止如此,比如:通过句式的变换进行换韵前的隔离等,这种手法在李白的诗中随处可见,如《蜀道难》以下句子:
噫吁嚱,危乎高哉!蜀道之难,难于上青天!蚕丛及鱼凫,开国何茫然!尔来四万八千岁,不与秦塞通人烟。西当太白有鸟道,可以横绝峨眉巅。地崩山摧壮士死,然后天梯石栈相钩连。上有六龙回日之高标,下有冲波逆折之回川。
首两句:噫吁嚱,危乎高哉!作为句式阻断而不入韵,承接这两句后用平韵一先及邻韵通押。另外,换韵手法还有定格联章等,在此不再一一例举。
综上所述,写好一首诗,掌握换韵技巧必不可少。换韵并不是为了追求显摆和抖机灵,而是要确保诗的意境及情绪的承接,演化和深化,《春江花月夜》之所以有如此高的艺术成就,其中关键一点就在于其换韵的自然性和流畅性。当然,太白的长诗几乎都会用到换韵,有兴趣的朋友不妨试着分析如《将进酒》等在换韵上的技巧,以便能从一个全新的角度去领悟换韵的深层次美感。
PS:昨天填了一首《沁园春·雪》,不知什么原因,突然就被和谐了。种种无奈让人哭笑不得,斯为记。
上一篇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