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可报仇 不可埋怨

2018-08-13  本文已影响17人  Sx凤凰竹

                      文|慧净上人

        不可报仇不可埋怨:以恨不能止恨,以德以爱,爱心,宽恕,包容。

        受辱:⒈如饮甘露 ⒉代受毁辱 ⒊驱走给使 ⒋荷负重担

        受辱:消业障,增福德,化解怨业,化敌为友,成就忍辱度,提升慈悲心与菩萨道,否则增业。随缘消旧业,更莫造新殃。

        消业方法:人与人之间的一切恩恩怨怨,必须以慈悲、仁爱、宽恕来终结。

        “慈悲仁爱”是消除人们业障的第一个良方。

        “忍受宽恕”是消除人们业障的第二个良方。

        互相宽容、互相慈悲。只有原谅对方,用爱来化解。

        一个能够忍受痛苦的人,必定是一个慈悲仁爱的人;

        一个慈悲仁爱的人,才有能力越超生命轮回的业力。

        立身处世以和为贵,不要与人对立,更不可逼人太甚。

        爱人如己:人,他人。有血缘关系的六亲眷属,朋友,非亲非故陌生人,甚至仇人敌人,怨家债主。不管任何人,爱之如同爱自己。

        爱有二种:一、人性之爱,二、佛性之爱。

        一、人性之爱。此爱有我,从外而生,有条件,无常性,会变化,会生憎,会忧患,会恐惧,会痛苦。

        二、佛性之爱。此爱无我,从内而生,无条件,恒久性,不变化,不生憎,不忧患,不恐惧,不痛苦。

        佛本心本性即是爱。此爱存于心中即是怜愍,此爱付出行动即是恩惠。

        佛爱有六同:同体,同心,同感,同受,同甘,同苦。

        佛爱是不分冤亲,不论对象,不讲条件。

        冤亲平等,自他不二,人我一如,视人如己,爱人如己,爱人胜己。

        亲人,爱;非亲非故,亦爱。可爱,爱;不可爱,亦爱。善人,爱;恶人,亦爱。对我好,爱;对我不好,亦爱。爱仇人,爱敌人,爱所有人类,爱所有众生。

        一切众生皆多生父母,未来诸佛,故普度众生,常无休息,无有疲厌。

        不论可不可爱,配不配爱,佛还是爱;佛怜爱恶人更甚于善人。

        《梵网经》说:“一切男子是我父,一切女人是我母,我生生无不从之受生。”《心地观经》说:“一切众生轮转五道,经百千劫,于多生中,互为父母;以互为父母故,一切男子即是慈父,一切女人即是悲母。有情轮回生六道,犹如车轮无始终;或为父母为兄弟,生生世世互有恩。”

        素食是实践慈悲之一,不忍众生剧苦。天天素食,天天慈悲。

        我肉众生肉,名殊体不殊,原同一样性,只是别形躯。

      . 千百年来碗里羹,冤深似海恨难平,欲知世上刀兵劫,且听屠门夜半声。 

      《旧约‧利末记》第十九章:“不可报仇,也不可埋怨本国子民,却要爱人如己。”

        《新约‧马可福音》第十二章:“你要尽心、尽性、尽意、尽力爱主你的神,其次就是说:要爱人如己。”

上一篇 下一篇

猜你喜欢

热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