震惊点,卡点,痛点

2019-05-15  本文已影响0人  北京秦洪建

震惊点(挫败点):

2009年,纸张涨价,为此,找朋友周转了10万元,在信任的人(临沂乔哥,认识5年了,还有业务合作)介绍下,把钱打给徐州的杨卫东,可是,后来发现杨卫东根本就不是正经做事的人,吃、喝、嫖、赌、抽,几乎样样都有,生产加工的厂房,还是别人的(对外说是自己的)。结果可想而知,别说利润了,连本金都找不到影了。弄得我,一度失落、无助、自责、愤怒、怨恨,想杀了对方的心都有……还好,仅剩的理智和家人的劝阻让我停了下来。

2018年,公司危机,9月份,两个司机同时提出离职,还去公司闹腾,把我的恐惧和担心搅动了起来,头皮发脹、身体紧绷、心脏收缩……还有2014年找来的大姐,也在年底反水单干了,给公司带来很多负面影响,彻底打破了我的好人形象(早就想让她走了,害怕别人说我过河拆桥,迟迟没下决定),想逃是没办法了,不得不面对,必须要解决。为此,2018年,公司至少损失30万(自保最最在意的)。

震惊点,卡点,痛点

卡点(限制性信念):

要做好人,要做正直的人;用人不疑,疑人不用;狡兔死,走狗烹;飞鸟尽,良弓藏;做人要善良,对人要仁义;不能把她辞掉,那样就过河拆桥了,那样就不仁义了。

实际上,这都是保护自己的说辞,对外,表现出一副善良、仁义、忠诚、热心、友好、可亲的面容,想要用这种方式来维护自己的好人形象;但内心深处的潜台词是:怀疑、担心、评判、指责、冷漠、无情的真实状况。如此内外不一致,自己纠结矛盾,别人也感觉假、演、装,行为上是不满的,能量上是对抗的,如此一来,矛盾的根源已经形成,爆发只是时间的问题,产生坏的结果也是必然的。

震惊点,卡点,痛点

痛点:

小时候,爸妈总是吵架,甚至动手,我既无力劝解,也无法面对,再加上他们自保的副型,眼里只有事,没有人,形成了我情感断裂,也是自保的副型。

记得很清楚的一次,大概六七岁,晚上吃饭后,在邻居家看电视,爸爸找到我,把我拎出门外,在一米高的台阶上,一脚踢了下去,使得我内心充满了恐惧和害怕。

另有一次,应该是撒谎或者是偷拿家里的东西(具体的记不清了),妈妈对我又打又骂,堵在茅房里,不让出去玩,使得我内心充满了对抗和不信任。

还有一次,同村的比我七八岁的大孩子,用双手夹住我,让我仰面向上对着他,他则朝我嘴里吐痰,还打我,恐吓我,使得我内心充满了悲伤和怨恨。

由此,获得信念:要做好孩子,要做听话的孩子,才能得到父母的认可及保护;不管事情的真相如何,要说父母能接受的话,即便是假话也没关系(成为了内外不一致的人);父母及别人都不可信,这个世界是危险的;无事献殷勤,非奸即盗;伸手不打笑脸人,要装好人,来保护自己。

唉,如此强大的人格模式,原来一直标榜自己的好人形象,现在来看,不过模式使然罢了,是为了保护自己,免受伤害的挡箭牌啊!是为了维护好人形象,博得别人同情和信任的手段啊!

上一篇 下一篇

猜你喜欢

热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