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ndroid精选

进阶之路 | 奇妙的Activity之旅

2020-02-12  本文已影响0人  许朋友爱玩

前言

本文已经收录到我的Github个人博客,欢迎大佬们光临寒舍:

我的GIthub博客

本篇文章需要已经具备的知识:

学习清单:

一.为什么要深入了解Activity呢?

Activity翻译为活动,在Android中代表了界面和以界面为中心相应的业务逻辑,包括显示、与用户交互等,它也是四大组件之一,重要性不言而喻。并且,许多公司在考察Android的知识点的时候,经常会考察到Activity的知识。

因此,深入了解Activity,不仅对你日常的开发有帮助,还对你之后找工作有所增益。

二.核心知识点归纳

2.1 生命周期全解析

2.1.1 典型情况下的生命周期

2.1.1.1 Activity生命周期图解

活动生命周期图
2.1.1.2 Activity切换过程

(1)启动Activity

启动Activity

(2)打开新的Activity / 切换到桌面

想要了解Android 透明主题的可以点击链接:Android透明主题

(3)返回旧的Activity

当旧的Activity可见

问题思考:当前Activity为A,打开新的ActivityB,那么B的onResume()和A的onPause()的执行顺序是怎样的呢?

答案:AonPause()-->BonResume(),要得到这个答案,需要对Activity的工作原理有所了解,笔者在本系列文章的后面几篇会介绍。

小Tips:要关闭Activity的时候,尽量在onStop()中进行耗时操作,而使得新Activity尽快显示出来。

2.1.2 异常情况下的生命周期

2.1.2.1 异常情况下数据的保存和恢复

这个涉及到onSaveInstanceStateonRestoreInstanceState方法,具体可见下图

数据恢复顺序

需要特别留意的是:

  • onSaveInstanceState的执行顺序,是在onStop之前,与onPause没有既定顺序
  • onRestoreInstanceState的执行顺序,是在onStart之后

Q1:其中保存和恢复View的工作流程是怎样的呢?

保存View的工作流程

可以看出,保存和恢复View的工作流程是典型的委托思想,上层委托下层,父容器委托子元素处理事情。

后面会讲到的View的绘制流程,事件分发机制等,都是才有类似的思想。

Q2:其中数据恢复的方式有哪些?

  1. 在onCreate中恢复

    需要注意的是,必须要判断Bundle是否为空

 @Override
    protected void onCreate(Bundle savedInstanceState) {
        super.onCreate(savedInstanceState);
        setContentView(R.layout.activity_main);
        //方法一:在onCreate中调用缓存恢复数据,必须要判断savedInstanceState是否为空
        if (savedInstanceState != null) {
            String test = savedInstanceState.getString("extra_test");
            Log.d(TAG, "[onCreate]restore extra_test:" + test);
        }
    }

  1. 在onRestoreInstanceState中恢复

    Bundle一定有值,不需要判断是否为空,是官方推荐的恢复数据的方法

//利用onRestoreInstanceState 
@Override
    protected void onRestoreInstanceState(Bundle savedInstanceState) {
        super.onRestoreInstanceState(savedInstanceState);
      
        String test = savedInstanceState.getString("extra_test");
        Log.d(TAG, "[onRestoreInstanceState]restore extra_test:" + test);
    }
2.1.2.2 系统配置变化导致的异常

Q1:发生改变的系统配置通常有哪些?

Q2:想系统配置改变后,activity不被重新创建,应该怎么办?

ActivityManifest.xml中,对应的ActivityconfigChanges属性中指定该选项

        <activity
            android:name="com.ryg.chapter_1.MainActivity"
            android:configChanges="orientation|screenSize"  
            android:label="@string/app_name"
            android:launchMode="standard" >
            <intent-filter>
                <action android:name="android.intent.action.MAIN" />
                <category android:name="android.intent.category.LAUNCHER" />
            </intent-filter>
        </activity>
2.1.2.3 资源内存不足导致的异常

这种情况应该很容易理解,类比于:当使用小内存手机的时候,会发现某些应用经常一切换后台,就会自动关闭了,原理也是资源内存不足,被系统自动回收了。

Q1:Activity的优先级排序是什么?

由上到下,优先级由高到低

Q2:怎么提高后台工作的优先级呢?

将后台工作放入Service中,保证进程有一定的优先级

2.1.3 Fragment的生命周期

因为本篇是Activity篇,笔者不便大费周章地叙述,为了满足求知欲强的读者,笔者特地推荐一篇:Fragment生命周期,里面写得非常详细


2.2 Activity启动模式

2.2.1 Activity的四种启动模式

a:standard:标准模式

b:singleTop:栈顶复用模式

c:singleTask:栈内复用模式

d:singleInstance:单实例模式

标识Activity任务栈名称的属性:android:taskAffinity,默认为应用包名。

2.2.2 Activity的Flags

Flags有很多,这里介绍几个常用的Flags

2.3 IntentFilter的匹配规则

原则:

  • 一个intent只有同时匹配某个Activity的intent-filter中的actioncategorydata才算完全匹配,才能启动该Activity。
  • 一个Activity可以有多个intent-filter,一个 intent只要成功匹配任意一组 intent-filter,就可以启动该Activity。

Q1:action的匹配规则

Q2:category的匹配规则

Q3:data匹配规则

需要注意的是,为Intent指定完整的data的时候,要调用setDataAndType(URI,mimeType)方法

intent.setDataAndType(Uri.parse("file://abc"),"video/png");

采用隐式方式启动Activity时,可以用PackageManagerresolveActivity(Intent)方法或者IntentresolveActivity(Intent)方法,来判断是否有Activity匹配该隐式Intent,如果匹配不到,会返回NULL

三.课堂小测试

恭喜你,已经看完了前面的文章,相信你对Activity已经有一定深度的了解,下面,进行一下课堂小测试,验证一下自己的学习成果吧!


如果文章对您有一点帮助的话,希望您能点一下赞,您的点赞,是我前进的动力

本文参考链接:

上一篇 下一篇

猜你喜欢

热点阅读